三十天不聽音樂報告

一個人有沒有可能一個月都不聽音樂呢?在做這個試驗之前,我估摸了一下,基本是不可能的。大街上,商場里;電視劇中,電影里;你說你不出去也不看電視,那是可以,可是你控制不了旁邊的人的來電鈴聲啊!好吧你一整天窩在家里不與外界接觸,一天可以,三十天忍受得了?我自問不行,所以這個試驗沒法開始。報告完畢。

不不不,被動地接收音樂我不能抗拒,我總能選擇不主動去聽音樂吧。

聽起來不是很容易嗎?管好自己的手,不要點音樂軟件的圖標(biāo),不要說三十天,三百天都不在話下。可是對于我這種有音樂重度依賴癥而且缺乏毅力的人而言,非常困難!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我?guī)缀跏嵌鷻C不離耳朵,手機一直播著音樂。最終,我的耳朵疼到不行,里面長了個瘡。我不得已摘掉耳機,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離不開音樂了,就像上癮一樣,不聽音樂會煩躁,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我要進行試驗的初衷。人,到底可不可以離開音樂生活?當(dāng)然,這是個不完全試驗,畢竟有環(huán)境因素的阻礙。我會盡量避免外界的影響(或者說誘惑),努力完成試驗的!

以下是試驗報告。


剛開始的一兩天,我沒有戴耳機的欲望——因為耳朵還沒好。可是我曾多次想要點開手機的音樂軟件,特別是在看書工作的時候。相信你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或者是你們本身,在越是需要專注的時候越是想聽音樂,無論是為了分散多余的精力,還是為了隔絕外界的紛擾。我感覺,耳朵一直在轟鳴。沒有音樂,它空虛得要自己搞出點聲音。同樣,睡覺前沒有音樂感覺自己都要失眠到天亮了。

過了幾天,耳朵好了之后,我就忍不住將魔爪伸向耳機——但幸虧是在不煩躁的狀態(tài)下,我還沒被強烈的沖動控制自己。我把耳機緊緊一握,毅然決然狠心地把它塞到擱在架子最上層的柜子深處——沒有爬梯我是拿不到的。身為一個懶癌晚期患者,我知道這個方法對自己是有效的。按照這個理論,說不定接下來的二十幾天,我會因為懶而不去點開音樂軟件呢?

By the way,不要說為什么不刪掉軟件,刪了手機也有自帶播放器啊!為什么不刪掉歌曲?我可不想三十天之后,所有的歌都重新下載,還要付費。

開始總是難捱的。這第一個星期,煩躁是如影隨形了,可怕的是人依然遲鈍,可能是耳鳴影響了接收。

等到耳鳴好了些,大腦儲存的音樂便充斥在耳邊,而且是迫不及待地跳出來,雜亂無章地播放著。情緒依然不穩(wěn)定,但不像一開始那么難受了——天吶,我覺得自己在寫病號報告。

再過幾天,腦海里的歌好不容易不鬧騰了,我進入到下一階段——單曲循環(huán)。各位好,我是一部壞了的收音機。

當(dāng)然,上述情況在一天之中只是斷續(xù)地出現(xiàn),要是我的腦子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唱歌的話,我想我需要去看醫(yī)生了。

這種混亂的狀況讓我更加煩躁。為了打破這種困局,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注意力轉(zhuǎn)移法。在煩躁到不行的時候,我就放下手頭的任務(wù),去散步,去找人聊天,看看微博看看視頻。在看書時,為了集中注意力,我會開個小差,嚇唬嚇唬自己。一想到任務(wù)還未完成,前途堪憂,未來充滿變數(shù),悲觀焦慮的思想占據(jù)高地,我便虎軀一震,人也不晃了,眼也不花了注意力嘩嘩地上去了。

然而,這種方法不能多用,因為悲觀的想法就像個漩渦,會吸引著你,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我嘗過苦頭,所以這是良心建議!

二,厭惡療法。這個方法簡單粗暴有效但我不喜歡用。因為一個控制不住就很容易加重?zé)┰辍>唧w是怎么做呢?當(dāng)腦海中的收音機快要播放歌曲時,硬把磁帶拔出來,再換到“最討厭歌曲合集”電臺,按下播放鍵——然后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嗯!為了擺脫這首歌!我要趕緊集中精神!

三,替代法。這是最安全、最深得我心的方法,但我總覺得這個方法,揭示了我們現(xiàn)代人離不開視聽娛樂電子產(chǎn)品的悲哀真相。沒錯,我還是會戴耳機,只是里面播放的不是音樂,是英語,and so on.既可以鍛煉聽力(胡說),又可以不使你分神(那還怎么鍛煉),在睡覺前聽還有非常好的催眠效果!

第三、第四個星期,感覺已經(jīng)好多了。最難熬的時候過去了,一切都重歸軌道。反應(yīng)敏捷了,耳朵也不鳴了,也不煩躁了,能靜下心來看書,也能聽著窗外的雨聲入睡了。是的,放下耳機,其實外面有更美妙的音樂呢。但在我正為音樂離開了我的愛好清單而惆悵的時候,一些旋律又翩然而至,引得心頭一動。是呢,音樂,從歷史長河的源頭,就一直存在,就像一直存在于人類的血液之中,怎么可能消失,又怎么可以消失。

后來,再更久的某天,我突然想起自己很久沒有聽歌了。戴起耳機點開軟件,一時迷茫。從前那個聽膩了但舍不得刪的歌單重新出現(xiàn)在眼前,有種久別重逢的欣喜。這也算是一種收獲吧。

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