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崇敬畢達哥拉斯學派那一批古希臘哲學家,也跟他們一樣天生愛思考和追問“元問題”,也就是宇宙怎么產生?人從哪里來、有沒有彼岸?物質為何存在、是什么?等等。
如果說物質讓人倍感困惑,那么精神則更為神秘。為什么存在精神?精神是一種什么東西?繼續追問下去,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靈魂”的領域。
我能清晰的想象出來,我們的先人坐在山洞口,烤著篝火閑得難受,仰望璀璨夜空,俯看爬過腳下的一只小螞蟻,會跟我一樣,問起同樣這些問題。他們的困惑最終找到了一個出口:神,把自己不懂的一切問題交給祂,并進而把自己的一切都托付、奉獻給祂。
我幸運地站在人類五千年文明豐厚積淀、五百年科技飛速發展的山巔,再次探索這些問題,似乎有了些與先人不同的發現和看法。這些想法其實沒啥用,但想想就覺得好玩。這就是我,這也是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宇宙觀、物質論,本人在《思想探險、魅力無限——讀》中已述及,今天談人。
“人”這個問題實在太宏大了,我這個知識的搬運工而非生產者,此時連搬都搬不動,只好先搬一塊兒小的:人的信息化。
當代人的福氣之一就是欣逢信息化浪潮,因而可以換一個視角、或者叫做從更高的維度,來重新觀察、審視“人”這種東西。
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寫了一本暢銷書,叫做《自私的基因》。不是說人天生都帶著自私這個基因,而是說基因(所有生物的基因)是自私的,它們什么都不考慮,就是一門心思地想把自己復制、延續下去,所有生命、所有世代,都不過是它要生存下去的載體,它自己則隱遁與一串無影無蹤的編碼之中,在冥冥之中操控著整個生命世界。整個人類,不過是這個編碼的億萬種實體體現,整個生命系統,又是一個更原始、更高層次基因編碼的化身。這就像一萬個湖泊中,就有一萬個月亮一樣,實際上,月亮只有一個。
所幸雖然所有的月影都一樣,所有的生命卻還具有自己的特點,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別,這讓生命個體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基因的反映和影像。這也使我得以把視角縮小到“人”,這樣方便討論些,也稍微實用一點——我覺得讀書思考,總還是要有點指導性的好。
在我看來,人與世界的區別,在于人是生命;人與生命的區別,在于人有靈性;人與人的差別,則在于精神。人的身材、容貌、力量等等的區別,相比精神的差別,都是次要的;人的精神當然也大體相同,愛與恨、悲與喜、高尚與卑微也都有大抵相同的基礎和表現,但也常常因個體不同而體現出巨大無比的不同和差距。總之,區別開你我他的,關鍵是精神世界的不同;換句話說,人的本質區別,不是身體,而是精神。
為了說明這點,也助助興、提提精神,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女浴池突然發生事故,各色裸女只有一塊小小的澡巾,浴池外面卻有一千人圍觀,怎么逃難?大家紛紛把澡巾擋在私處,沖出浴池。看門大爺著急地喊:“傻丫頭,擋臉就行,下面都一樣!”嘿嘿,看我笑得有點色吧?
接下來,就可以進入本文的核心觀點了——唉,為了繞到自己的觀點上,我這個職業文字工作者費了多大的勁啊。
而凡是精神的,歸根結底都是信息,都可以變成信息。精神的本質,就是信息。我們的愛恨情仇、知識與經驗、智慧和愚蠢,本都不是實體,其實倒也并不虛無縹緲,它們就跟我們現在隨手用的軟件、天天過的信息化生存的日子一樣。
但精神、信息也都跟物質一樣,是一種實際存在,只不過這種存在不是以物質形式的,但其存在是客觀的。只要是客觀的,不管虛的實的,就都是世界的實實在在的組成部分,不可以因精神的虛空性而忽視或者否定它。但實際上,很多人這么做;有些社會、意識形態或者宗教,還把精神壓縮或放大到過分的程度,走錯了路,或者叫做“過猶不及”。
人體只不過是人的精神信息的移動硬盤和操作系統。隨著科技不可遏止、狂飆突進的發展,人的信息終將可以存儲在別的介質上,比如計算機,從而形成硅體的人;比如量子中,那時一粒沙就可包涵我們這整個世界的信息,我們本人在其中依然渺如塵埃;再比如虛擬世界,一個巨量的計算機系統,人的存在就是一股電脈沖,電影《黑客帝國》是通俗的解讀。
對于現在的人類來說,人工智能已經不難理解,很多家電似乎能聽得懂人的話,行為舉止也很是可人,尤其是智能手機以及支持它的后臺,好像在你的愿望之前就知道你,它甚至比你自己更懂你。我們如果能夠理解智能可以計算機化、人工化,那么推而廣之,理解精神的計算機化就不再困難,“精神”只不過比“智能”在概念上更寬闊、全面、豐富罷了。
人,現在看來還有點神秘,因為人們還十分不了解自己,但以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人很快就會把自己研究得個底兒清,就像我們熟知自己電腦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那時,刷——,發個郵件,就相當于把自己從地球發到人馬座α星——人類已經在那里建立了無“人”值守的巨型服務器,其信息容量相當于目前100個銀河系中所有生命信息的總和。
中國本土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時間移民》,給我的這個論證提供了一個更為狂想、更加生動的解讀。我從中略作綜合地抽取一點兒情節,給您開開眼。
未來的虛擬世界,就是一臺超級電腦的內存,每個人是內存中的一個軟件,是一些量子脈沖的組合。
正因如此,您可以真正隨心所欲,創造您想要的一切。您可以創造一個有千億人口的帝國,在那里您是國王,比神更有力量;您甚至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宇宙,每個星球都是各不相同的您渴望甚至不敢渴望的世界。
不要擔心沒有時間享受這些,超級電腦的速度使那里的一秒鐘有外面的幾個世紀長。在那里,想象與現實是一個東西,當然,也都只是在量子芯片內的,是脈沖的組合。
現實世界還有人,但已經越來越沒有人愿意生活在現實世界了。虛擬世界多好啊,就跟我們當年拼著命地從農村擠進城市。一旦經歷過虛擬世界的生活,誰也無法再回到有形世界里來,我們目前充滿煩惱的現實世界,對他們跟地獄無異。
后來,虛擬世界的人口越來越多,漸漸占據了人類社會的大多數(就跟我們的城市人口終于超過了農業人口一樣),虛擬世界最終掌握了立法權,正在漸漸控制整個世界......
多么神奇、不可思議的圖景!但我相信,這個世界正在向我們走來,我或許看不到了,但我的后代,一定會經歷。
那么問題來了。人早晚都會變成一串信息,現在的人,是不是原本就來自于、就是一串信息?這串信息是不是遠古的什么神創造的、借助各種各樣的人體流轉至今?我們的人體不過是祂創造的一個超級計算機,或者叫做“神工智能”?那就是說,我天生就是永生?這樣的推導也太令人幸福了!
抑或,基因本身才是上帝的編碼,才是一種更為基本的信息,生命只不過是它延續的媒介。那可慘了,不僅我本身不過是一具皮囊,連人類甚至整個生命體系,都不過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神工智能。這日子過的,怎么不僅自己丟了根、找不到家、看不到彼岸,附帶著覺得人類如此無助而卑微!
再或者,當下世界是不是就已經是一個虛擬世界,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虛幻?這一點,佛陀他老人家早就看清了,并費了無數口舌傳達給世人。《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所謂的真實存在,其實質不過都是虛無的,都是人的妄念)。《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物質現象,都不是真實的存在;物質和空并無差別,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猶如水和水波的關系,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
我絕非要費盡曲折心思和萬千筆墨,最終要來弘揚佛法,而是痛感佛法智慧如此超凡拔塵,早就看清了世界的本質并預言在先。水流千遭,終歸大海。
閱覽本文,你大可一笑,我只是提供一個獨特的、好玩的視角,沒準兒能激發一下靈感,刺激一下麻木的精神和生活。讀完后,你該干嘛干嘛去吧,孩子還在外面瘋玩,趕緊叫他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