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天去醫(yī)院做檢查,抽完血,由于沒有按照護士要求那樣找準位置地按住,流了一點血,護士立馬火冒三丈(好吧,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她的火氣那么大),一直嘴里不停念叨:“不知道你們都是怎么想,叫你們按那里,你們偏不聽,偏喜歡自作主張去按下面,我給你們按的位置都是最準確的。”
我也是個急性子,平時只要別人輕輕一“點”,就著火,要是往常,我定會跟她杠上:兇什么兇,神氣什么?!不就是不小心按錯了嘛!
但是那天,我反應(yīng)特別平靜,一點想發(fā)火的意思都沒有。反而對她表達出,不好意思的情緒。
她見我沒有正面回應(yīng)她,她語氣立馬就緩和了下去,臨走時心平氣和地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
再細想一下,自己最近的反應(yīng),好像真的情緒平靜了許多。我猜想,這種改變,可能是從2016年1月1日早晨開始。由于跨年,總想著作為一個人要做出點改變,都新年了,人怎么著也得更新一下,有所進步。我那天開始給自己各種暗示,自己今年要有所改變等云云。
也就是1月1日起,我媽的嘮叨,我居然能忽略不計,反而對她報以平靜地回眸一笑!她要阻止我做某件事,我也不會跟她激烈地反抗,只是自己心底打定了主意,她的阻擾也完全影響不了我。
別人在公共場所誤會了我,不急著爭辯;公司又新出了什么炸開鍋的消息,我也平靜回應(yīng);領(lǐng)導(dǎo)指出工作不是,不急著解釋。。。。。。
好像,忽然之間,就明白了:即使你反應(yīng)過激,很多事情也不會因為你的情緒有所轉(zhuǎn)變,甚至?xí)虼朔炊兊酶恪?/p>
忽然就明白了,不管別人對你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只要懂得別人言行背后的動機,或者言語之下更深層的含義,你就不會去計較。(當(dāng)然,對于觸碰底線的行為,該“出手時還得出手”。)
比如,有些人看似很無理取鬧,那又什么關(guān)系,因為他的教養(yǎng)程度跟你本就不在一條線,他也控制不了自己。還比如,文章開頭那個護士,她發(fā)再大的火,也不過是因為怕你操作不當(dāng),流更多的血(再或者她今天心情本來就不好,她都心情不好了,說明她自己也不好過)。
所以,為什么要過多去計較呢?當(dāng)你明白了大家都是心理動物,你讀懂了別人表面言行之下,最深層的“語言”,你就會釋然。
對于一件事情,你有了開導(dǎo)自己的“潛臺詞”,有了自己的態(tài)度和看法,也會忽然豁然開朗。
忽然就懂了,那些看似很沉穩(wěn)的人,也許就是跟我有了上面同樣的心里路程,才會這么沉得住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