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這一期的寫作群,二美說不分小組。150多人,每天都有很高的樓,我這體力和精力,完全爬不動。那天,突然看到群里在“找對象”,找到的,你言我語,你儂我儂,還有“搶人”的,也有被人搶的,有激動無措的,也有冷靜淡定的。我一時摸不清脈搏,爬了很久,也不知出處在哪里。我連忙詢問。二美說去公告里看。可是我的手機里根本沒有她提及的公告。我讓二美再發一遍。原來這期有了新玩法,每個群友在群里找群友,每天督促對方交作業,閱讀對方的作業并點評,配對成功的在群里宣布。
我的群友寫出的文章就像她的簽名“書寫有種神奇的力量”一樣,她寫出的故事也很神奇。她的文章是連載《了不起的阿利瓦里》,看著這個題目,我就會聯想到《了不起的蓋茨比》。第一天讀完,我以為她在講述一個繪本書的故事,沒有在意。第二天清晨7點多她鼓勵我要加油寫作業。后來我才得知她寫的故事是她二年級的兒子提供的創意,構思的人物。她白天構思,晚上輸出。白天她要上班,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功課。在真正開始寫作之前,她說她覺得自己曾經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一旦開始,才發現世上沒有白讀的書、白走的路,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創作的源泉。
來看看這母子倆的創作節選吧:
弟弟埃得蒙(上)
阿力瓦里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有個叫埃得蒙的弟弟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只,歐不,一個天天跟在他后面“哥哥”、“哥哥”叫個不停的小跟屁蟲。
阿力瓦里一家住在芝加哥的時候,埃得蒙還只有兩歲半,可他已經早就不用紙尿褲了。由于爸爸媽媽忙著學習和生活,所有照看埃得蒙的光榮任務就義不容辭的落在了哥哥阿力瓦里身上。
每天早晨,阿力瓦里要手牽手把小不點送到位于五十六街拐角處的托兒所校長羅莎手中。埃得蒙管那里叫“小人學習中心”(注:Little People Learning Center),白天就學兒歌、畫畫、做游戲,然后下午放學的時候阿力瓦里來把他從德羅西太太手中接回家。羅莎校長最寶貝埃得蒙了,不僅因為他年紀最小,還有他特別乖巧,說起話來帶著一股奶香氣,所以每天給他的擁抱都比別人多一個。幾乎沒有老師不喜歡他,德羅西太太常常會把自己午餐中的皇帝蕉送給他加餐,因為他“正長身體呢”。離開托兒所,要經過一個小公園才能回到他們位于五十三街的公寓,并不遠,但對于埃得蒙的小短腿而言,還是多少有點跋山涉水的意味,所以往往要走一個多小時才到家。在阿力瓦里看來,那是一段十分美好而又難忘的時光。不知埃得蒙是否也這么認為?
這是不是很美好,很令人期待的故事?我問她是不是在國外生活過,她兒子是不是哈利波特迷。果然她說在芝加哥住過一陣子,她的兒子是哈利波特的超級迷。我曾經有個很帥的老師很久以前去芝加哥定居了,上次去美國本來打算去看他,但因為行程太滿,主要在西海岸和東海岸逗留,就沒有去成,期待下一次去。下一次,也許我和她可以一起去芝加哥。
因為寫作,我認識了這樣一個可愛有趣的群友。我很慶幸我問她:你愿意嗎?我很幸福,因為她說:我愿意。
如果你們也被這樣的真情打動,就去讀她的故事吧。記得搜索:書寫有種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