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5歲,還是天天哭,這樣以后可怎么辦啊?
媽媽們首先不要急,有些孩子很容易哭,因為他們天生敏感,并且這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還有些孩子哭是為了尋求關注、權力、報復,或者是表現自己的無能為力。有些孩子哭,是因為當時感到失望、憤怒或沮喪。當然,嬰兒哭是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溝通手段。
另一方面,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應該允許他們哭。通常,那些被教導不能哭的人,不得不比別人笑得多,因為他們用笑來掩蓋痛苦。然而,如果你認為孩子是用淚水的力量來操縱你,那就要承認他們關切的事情,但不能受到他們的操縱。
解決辦法
1.走到孩子身旁、詢問傾聽。 問:“你愿意告訴我發生了什么事嗎?”?使用反射式傾聽,只需閉上嘴巴回應:嗯,啊。
2. 不要急著說教,鼓勵孩子說出更深層的感受。問:“還有嗎?”
3. 讓孩子說完,和孩子想解決辦法。問:“你愿意和我一起用頭腦風暴想出一些解決辦法嗎?”很多時候,并不需要找出解決辦法。你的孩子只是需要安慰、得到傾聽和認真對待。
應對孩子不配合的辦法
1.當孩子感到太生氣或充滿敵意、或不愿意說話時,說:“不要壓抑你的感受。你有權利這樣感受。要允許自己感到難過。如果你想談,就來告訴我。”
2.如果孩子對你說話不尊重。你就離開房間,或者對孩子說:“你愿意回自己的房間或能夠幫助你感覺好起來的其他地方,直到你覺得愿意和別人在一起嗎?如果你不愿意,我會回我自己的房間,等你準備好了可以來找我。”
正面處理的好處
1.孩子們能夠學到,他們的感受很重要,別人會傾聽他們的感受,并以尊重的方式認可他們的感受。孩子們能夠知道,感受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感受而已。
2.感受能傳達有價值的信息。
3.感受與行為是分開的。
4.孩子們能夠學到,通過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的感覺能夠好起來。
5.他們會知道,有任何感受都沒關系,他們能夠處理自己的感受,而且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