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琴師在歸途中病倒在荒村渡口,漁家少年留老人在自己的茅舍里歇息,老人感到寬慰。
翌日,老人病體康復,取出古琴,彈奏一曲,琴聲把少年引到他的身邊。少年學藝心切,老人誨人不倦,兩人結為師徒。秋去春來,少年技藝大進,老人十分欣喜。但慰藉之余,思慮如何使弟子更上一層樓。
一日,老人偶爾看到雛鷹離開母鷹獨自展翅翱翔的情景,豁然開朗。于是攜少年駕舟而去,經大川而登高山,壯美的大自然,使少年為之神往。臨別時,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送給他,然后獨自走向山巔白云之間。
少年遙望消失在茫茫山野中恩師的身影,頓時靈感突來,他盤坐在懸崖峭壁之上,手撫琴弦,彈奏著心之曲,傾吐著對人生的贊美,悠揚的琴聲在山間回響。
伴隨著悠揚的琴聲,這部短片結束了,王不許靜靜在坐在電腦前,淚水止不住的在眼睛里打著轉。感動他的,除了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和水墨動畫的獨到精美之處,更多的是那一份純潔的師徒之情。
恍惚間,王不許想到了自己的師父,那個好似濟公般的老中醫。
算算日子,還是王不許讀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他的身體肥胖而且體質很差,常常感冒,流鼻血。機緣巧合,他結識了那位老中醫,老中醫不僅用偏方只好了他流鼻血的病癥,同時因感到這個孩子生性善良,孝順,而收了這個關門弟子,傳授了他兩套功法,一套是內功,主調息氣脈,一套是硬氣功,主練筋骨,希望他能強健體魄,擁有良好的體質。
初中的課程很緊,少年的王不許,每天要早上五點多起床練功,晚上九點多下課回家后還要再練一次。就這樣,日復一日,少年的身體漸漸好轉,體重恢復正常。
后來上了高中,由于是封閉式管理,基本上沒有合適的時間可以練習,同時由于學業與他內心的迷惑,他漸漸荒廢了師父所教授的東西。偶爾回家,師父問起,也只能是閃爍其詞,謊稱自己還在練習,其實,只有自己知道,欺騙了誰。每每此時,師父總會語重心長的關切:“要好好練習,一日不練十日空,十日不練一場空。”
后來,王不許上了大學,準備重新練習,卻發現自己由于高中的種種,已經不再勤奮,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在練功方面一直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再后來,偶爾和師父聯系,師父很少過問他的功夫長進了。或許,像《山水情》里面的老琴師一樣,覺得雛鷹也是該獨自翱翔的時候了,只有這樣,徒弟才能成長的更快,走的更遠。
只是,王不許自己知道,他欺騙了誰。
最后,王不許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人最不能欺騙的是自己的良知,因為,良知不光明了,那么腳下的路也將失去方向。
因為緣分,師父傳授此法,其中的深情不言而喻。而王不許要做的也僅僅是將師父悉心傳授的東西勤加練習,以報師恩。如果可能,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將這一份情誼傳授給下一個人,就算是不辱師門了。
言盡于此,王不許早已泣不成聲,不僅僅是關于自己曾荒廢的光陰,更是那橫亙與胸的授業之情。
自此,凌晨的操場有了一個身影,日復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