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中蔡元培的北大就職演說振聾發聵,他的人生更讓人景仰

《覺醒年代》中,蔡元培在北大發表就職演說:

平時則放蕩治游,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借此活動于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度,學問毫無,是自誤也。

一番話可謂是熱情洋溢,又入情入理。別說是當時在現場的學生了,哪怕是現在我們隔著屏幕聽來,都覺得激蕩人心!

很多人說,讓自己想起了多年前剛進大學那會的時光。

蔡元培,1868年生人,17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而且,人家的殿試策論成績還相當好,二甲三十四名,相當于是全國統考第三十七名。

甲午戰爭爆發后,蔡元培開始接觸西學,之后一直積極從事教育和革命活動,創辦過中國教育會。愛國學社,光復會等。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前往德國柏林,開始了4年的海外留學生活,在此期間編著了《中國倫理學史》等一批學術書籍。6年后再次赴法國從事學術研究,留歐三年又編撰了不少哲學美學著作。

1916年,蔡元培由馬賽回國,后受命擔任北京大學校長。

他積極革新北大教育制度,提倡學術民主,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實行“教授治校”的制度。

聘請李大釗、胡適、錢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還邀請到了梁漱溟、徐悲鴻等大師級人物來北大授課。為了讓胡適進入北大,不惜幫其偽造學歷。

在他的經營下,國營官僚的北大辦得一派蓬勃,朝氣向上,開“學術”與“自由”之風。

遙想當年,不同的學術陣營,言辭激烈,針鋒相對,用一支生花妙筆,造出一派百家爭鳴的景象。何等風姿,何等意氣。

想來,真是讓人心潮澎湃。更增加了對蔡校長高山仰止的崇拜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說民國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猶如華夏的背影,漸行漸遠。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難風雨故人來”,初看是喜...
    默然相守寂靜歡喜閱讀 2,028評論 0 9
  • 五年前,嚴幾道先生為本校校長時,余方服務教育部,開學日曾有所貢獻于同校。諸君多自預科畢業而來,想必聞知。士別三日,...
    Phoenix_Lee閱讀 498評論 0 2
  • 久違的晴天,家長會。 家長大會開好到教室時,離放學已經沒多少時間了。班主任說已經安排了三個家長分享經驗。 放學鈴聲...
    飄雪兒5閱讀 7,550評論 16 22
  • 今天感恩節哎,感謝一直在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離不棄。 中午開了第一次的黨會,身份的轉變要...
    迷月閃星情閱讀 10,602評論 0 11
  • 在妖界我有個名頭叫胡百曉,無論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曉即可有解決的辦法。因為是只狐貍大家以訛傳訛叫我“傾城百曉”,...
    貓九0110閱讀 3,311評論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