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被逼婚,被教育后,又多一個詞叫“被看劇”

《前半生》我一集沒看,小說也是。但這并不妨礙我對這一部的劇的了解,故事每走到一個關鍵節點,不管是朋友圈,公共號,新聞資訊,還是群聊都是鋪天蓋地的關于這個劇情的解析,角色心理的解讀,人物偏好的闡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的天,從娛樂八卦到士農工商,每個行業,每個領域似乎都能在這部爆紅的IP劇中找到對應的切入點。對這部三觀盡碎的倫理劇,就跟于媽的抄襲劇一樣,我打心眼里排斥,但這并不影響這部劇在我的世界刷屏刷了整個月。從婚姻被小三介入,到自己成為小三破壞閨蜜的婚姻,每個爆點都會來來回回刷好幾回。我朋友直言“我天天追著《楚喬傳》,但劇情最熟悉的居然是《前半生》。”另一個朋友說,“我一點都不想看啊,但每天被迫吃劇情安利,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

在我看來,影視發展這么多年,好劇和爛片多不勝數,光看那些良心劇就夠消耗大半生了,尤其是開始寫影評后,對看劇越來越挑剔,也愈發知道劇是看不完的,但時間是有限的,唯一慶幸的是,我們有選擇看或者不看的權利。可面對《前半生》這樣全民參與的劇來說,這個選擇權變的微乎其微,不管愿意或者不愿意,你都必須容忍它在你的視線里蹦跶整個月。我期待這部劇結束的心情,比期待見到偶像還要迫切。

我嘗試過屏蔽朋友圈,屏蔽推送,但仍舊能在朋友的閑聊中了解這部劇的進程和節奏。

精神強奸,在網絡世界里,誰都無法逃避。我現在甚至有點懷念小時候,電視只能放幾個臺,能看的只有那幾部,選擇有限卻樂此不彼,每天兩集的更新對誰都是公平的,跟小伙伴討論劇情,也不擔心有人買了會員來劇透。可知有限且公平的選擇帶來了多少貧乏卻有趣的歡樂。

如今選擇的范圍廣,從國產到歐美,從懸疑到喜劇,看似每個人都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去看自己愿意花時間去看的劇,可事實并非如此,群體的跟風以及周圍人群的不斷安利,個人選擇立馬帶偏。如果劇還算喜歡的《瑯琊榜》那樣,可喜可賀!可碰到像《前半生》這樣半點興趣都沒有的,就有點煩人了。就像你七大姑八大姨不斷的在你面前跟你講這個你素未蒙面的男人多么多么跟你配,隔三差五的還在你面前講述他的事跡,非得把你跟他扯上一點聯系。

我若是你們聊《地獄少女》這樣的動漫,聊《摩登城市》這樣早期的黑白默片,你們覺得不感興趣,聊不下去。能不能也請你們不要在我這里聊吐槽劇,我也不感興趣,OK!還有一些推送號,能不能保持一貫的調性,能不能有自己的堅持,不要跟風寫事?!前段時間林肯公園主唱自縊了,林肯公園是干哈的不清楚,主唱叫啥不清楚,結果朋友圈,推文,群聊,新聞資訊全是哀吊的。毫無關系的兩個事物都能扯到一起說事情,也是難為小編了,可反問一句他的死跟你有關系嗎?

這個時代流行追熱點,尤其這個崗位的從業人員,職業要求是對熱點有極強的敏感度和掌控力,所以每隔一兩天就會一樣事物被他們刷屏,重復過三篇的話就能成為網絡流行語。可是我想說,這是互聯網時代,也是多元存在的時代,每天跟著炮制千篇一律的事物有意思嗎?有那么多選擇,非得只留一個選擇給觀眾和讀者,同期上映的劇有很多,題材也很多,權利游戲都火了七季了,春風十里不如你,軍師聯盟也都上線了啊!

受夠了不斷被安利,被看劇。但我們心知肚明出毀三觀劇,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有點燃了不知熱點就覺得自己被拋棄,焦慮不安的一代人,所以這樣的“被看劇”事件還是會發生。所以我也就吐槽一下,緩解一下郁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墓碑前的蠟燭又一次被吹滅 泥土上的香柱還不曾被點燃 因為我的缺席 叫您如此思念 您生氣了 便叫風吹滅了 吹滅了它們...
    蔓露閱讀 346評論 0 2
  • 我這個人是比較喜歡喝酒的。 我比較喜歡坐在酒吧的靠窗的位置,坐下來,一個人慢慢喝。 有時候大毛會和我一塊喝酒聊心事...
    MikeD523閱讀 235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