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講過這么一個故事
他管理的部門一共三個人,手底下是兩個資歷非常老的員工,其中一個還是退休返聘的,這個返聘絕對不是因為工作能力強,完全是因為老……老員工該有的優點他們基本上沒有,老員工有的缺點他們基本上全都有,就這樣兩個人,要被他帶著完成集團的文秘工作,這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朋友是一個做事非常細致的人,考慮的也非常周全,他的工作性質也要求他必須有這樣的職業習慣,而他所率領的兩位老人可不是這樣。他曾經安排過其中一人去接一位集團的客人,這位老人安排了小車班司機去接,告訴了客人的電話和姓名,而這位小車班司機也不怎么合格,沒有提前與客人聯系,客人到了之后還是一通找,接到客人之后,又在車上抱怨著公司各種不好,影響了客人對公司的印象,給后續工作帶來不小壓力。
日常的接觸了解下來,他知道這兩個人靠不住,所有的事兒還必須自己親自接手,因為在沒有這兩個人的時候,他干的也是同樣的活,而且沒有出現過紕漏,他能干他們的活,而他們干不了他的活,假如有一天公司要降本裁員,那那兩位老人留下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他所面臨的問題,我現在也有遇到。
我負責的管理區域一共四個人,一個老人,一個新人,一個兼職。
老人是被下放的,工作態度不錯,但就是太虛,流于表面,不會真正將工作做到實處;新人完全是白紙一張,什么都還不懂;兼職的那位平常需要處理自己本職工作,基本沒有時間來完成我這邊的事兒,另外他與經銷商的溝通方式也存在較大問題。
就是這樣一個隊伍,我要帶領他們完成公司下達的的區域目標,對我來說也是極大的挑戰。
我知道我團隊目前的情況,所以我盡力去培養新人,灌輸給他多做事多積累多機會的理念,讓他更快的成長起來;對于老人,我讓他多跑店,多深入一線,多幫經銷商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他不行,我完全可以替代他,因為他干的事兒我都會干,還一定干的比他好;兼職的我已經完全替代他了,所以他現在基本上處于被架空的狀態,不需要他,我照樣可以把區域的工作做好。
以前做新人的時候,也是怕做工作量大,覺得累,但是當時的領導就非要安排大量的工作給我,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自己成長的速度比同時期進公司的幾個新人快很多,在那之后,心態慢慢發生了調整,我盡力去嘗試我沒做過的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學習,去積累,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變的不可替代。
成功的價值在于不可替代,這是我寫在電腦桌面上的一句話。其實這句話和本文的題目差不多,我要做到的就是我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
為什么我鼓勵我區域的新人不斷的去做事,不斷的給他壓力,讓他做區域內各種工作,一是確實缺人,二是我不想誤了他,畢竟在我的區域,跟了我,我就得對他負責,讓他更快的成長,我想等到哪天他自己發現了他比他們同批次的人掌握的更多,他會他們所做的事,而他們不會他做的事,他也許會由衷的感謝我。
你會的我都會,我會的你不會,你可能就慘了,我可能就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