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同學小聚,有人慨然長嘆,轉(zhuǎn)眼間畢業(yè)都五年了!頓時,在座幾人相顧啞然,搖頭,彼此眼中看到的是平凡80后面對當下的頹然與妥協(xié)。我不禁暗想:是啊,畢業(yè)五年了,那個腳踏七色祥云、身披金甲戰(zhàn)衣、贏得萬眾矚目的蓋世英雄不是我,只是越發(fā)遙遠的夢。
很不幸,我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不是天之驕子,高考時亦未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從而邁進知名學府,我的母校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讀到這里你或許會以為我應該是學校里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一類人,畢業(yè)后經(jīng)過生活殘酷的洗禮后為自己當初不夠努力、不夠上進懊悔不已,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雖不甘不屑,但我更需要面包。
2008年遭遇高考滑鐵盧的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被調(diào)劑到河南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那時的我雖遭遇挫折,卻依然心高氣傲、書生意氣,有種我本非凡,奈何與塵埃為伍的不羈與輕狂。
最初的我,不愿與身邊人打交道,有三種心思作祟:第一源自于我自封的優(yōu)越感;第二是辜負父母期望的愧疚感;第三是出于家境不好的自卑感--但主要表現(xiàn)為不甘與不屑,后來四年的接觸中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多數(shù)身邊人剛?cè)胄r都帶著不甘與不屑的。
姑且不提他人,心中雖不甘,初入大學的我仍不敢奢望什么象牙塔般的生活:家境不好的我學費靠的是貸款,住的是當時最為廉價的水房,里面簡簡單單的只有兩張架子床,沒有衣柜沒有書桌沒有過道沒有陽臺……
舍不得買行李箱、風塵仆仆拎著大大的編織袋去報到的我沒有背包沒有手機更沒有電腦,沒有歌謠沒有青春也沒有詩和遠方。當時我所擁有的只是對面包的強烈渴望……
2.忙碌而充實,我卻失去了什么?
最初我加入了學生會,勤工助學部,想通過社團的力量給自己掙點面包錢,卻在一周后對所謂的勤工助學部徹底絕望,憤然離開;然后我成功入選班委,農(nóng)村孩子的耐勞與誠懇給我?guī)砹诉€算不錯的人緣,繁雜瑣碎的班級事務鍛煉了我的組織能力,這個身份也貫穿了我的整個大學生涯;隨后我在勤工助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學校,我管理過計算機機房,負責過多媒體教室,做過考研輔導機構(gòu)的學生代理,也曾經(jīng)滿校園的兜售過報紙;在校外,我曾頂著烈日滿大街地發(fā)過傳單,也曾趁著夜色見縫插針地貼過廣告,還曾在凜冽寒風中穿過整個市區(qū)奔波做過家教……
課堂之外的我很忙碌,走的也很艱辛,但我甘之若飴。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學習應該成為一切的重心,這一點我心若明鏡,可我竟天真地將大學的學習跟中學的學習畫上了等號:無論是基礎課還是專業(yè)課我都不曾落下,雖不能像真正的學霸那樣科科做到出類拔萃,卻也在保證整體中上水平的前提下在自己興趣濃厚的學科嶄露頭角,大學英語四級與六級連同計算機等級考試一路綠燈順利通過……
讀到此處,你或許會以為,參與那么多課外活動,課程學習到這種程度也還不錯了吧?我當初也是如此認為,可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錯的很離譜。
一直以來對所學專業(yè),我根本談不上任何所謂的興趣,我也明白,對我來講,興趣太過奢侈,拼盡全力不過是為了糊口的面包。雖無興趣,我的底線是既然選擇了,就不能做的太差,可畢業(yè)五年后我發(fā)現(xiàn),我錯就錯在“不算太差”上:普通高校圈子太小,專業(yè)方面如果不能做到出類拔萃,投入社會也不過是“不算太差”而已!
3.畢業(yè)五年,我沒能成為蓋世英雄
大三下學期,我加入考研大軍。一年瘋狂到歇斯底里的努力備考并沒有將我?guī)нM向往的學府,同樣處境的還有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原因主要是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當然還有高校地位的懸殊--于是,我們再一次被調(diào)劑。
現(xiàn)如今,我已畢業(yè)滿五年,碩士畢業(yè)也滿兩年了,對于生活,我一如既往的用力,不曾放棄,不曾懈怠,可我依然是萬千人群中普通的一個。
我深知,沒有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完美逆襲,追求面包的路也遙遙無盡頭,即便如此又如何呢!如果時光倒流,我不后悔自己曾經(jīng)如此忙碌,亦不惋惜自己曾經(jīng)如此賣力,唯一要彌補的遺憾是我失卻的專業(yè)核心競爭力!
其實,現(xiàn)今的大學,大都鼓勵多元化發(fā)展,提倡綜合素質(zhì)提升,允許旁逸斜出,只要你有明確的目標,認真的規(guī)劃和不懈的堅持,你總會有所收獲--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收起你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可以努力追求面包,可以自力更生,但萬不可丟了你日后行走世間的利劍。
是的,你可以出身貧寒,也不必卓爾不群,盡自己平凡的力量去追求想要的,時刻不忘強化專業(yè)素養(yǎng),無論到哪里都可以頂天立地,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