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西和她的閨蜜們
我是蘇西,宅,除了必要的外出,都會待在家里,看看書,寫寫字,朋友的邀約也是能推則推,我就是太喜歡在家里做自己的事了。(話說也沒有太多朋友邀請我外出)。昨天收拾書柜,發現幾張曾經的照片,想起許久未聯系的閨蜜們。她們陪伴我走過青蔥歲月。即便許久未見,亦不會感覺陌生。
我的大土豆
我有個閨蜜,是初中同學,14歲認識彼此,16歲確認了眼神,從此成為好友。我們見證了彼此的戀愛,升學,就業,婚姻和家庭。她就像我大哥,處處罩著我。大學西安念書,那時候從家鄉到西安沒有始發車,只有一趟過路的火車,停靠3分鐘,我每次上學都是大包小包,人多擁擠,都是她去車站送我,幫我把行李放在車上,開車前10秒下車,有她在就非常平靜安心。畢業后我在外地,媽媽在家里,有個頭疼腦熱什么的都是她跑前跑后,前幾天我媽媽住院,我去辦手續,就是她在病房陪著我媽,協助醫生一起做檢查。她是我的big potato,我的大英雄。
那個餓瘋了的女人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詞“hangry”是hungry (饑餓)和angry (生氣)兩個詞的合成詞,指很餓但又沒有東西可吃的時候,感到氣憤和沮喪的情緒,簡稱“餓極成怒”。我有個好友,性格平和,溫柔婉約,相伴時如沐春風。像我這種有小脾氣小性格的人都能相處成閨蜜,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她唯一不能控制自己的事就是餓的時候。有一次她和先生逛街,想吃飯,對方想幫她找一個干凈的館子,找了半天都不滿意,她一下子就惱了,惱了,惱了。還有一次我們約好逛街,到達指定地點后找不到人,電話指導我去附近的一家餐館,我進餐館一看就樂了。她已經點了一桌子菜開始吃了。肚子不餓了,她的情緒也好很多。有時候想想她那個迫切的樣子就覺得好笑。問題在于,她還不胖。看到“hangry”這個詞我第一時間請她對號入座,她不好意思的笑啦。
我的導師
我在某高校外語學院做教師,每年都要帶畢業生論文,論文致謝部分都會提到我的名字,然后說my tutor. 本科生畢業論文最終定稿之前確實需要和導師反復溝通,導師會從選題,整體框架,后期潤色等角度給學生建議與指導。我有個好友,是小學老師,卻是我的tutor。聊天的次數并不算太多,但每次都會有很大的收獲。上學時她鼓勵我修雙學位,我忙到崩潰時激勵我,堅持我念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引導我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過于考慮他人的評論。結婚前帶先生和她一起吃飯,她也給了先生一些婚姻建議,盡管當時她自己連個男朋友都沒有。回來的路上,先生說好緊張,覺得回到了學生時代,要聽老師的話。她現在依然單身,我常常隨著她的朋友圈去旅行。今年假期,去了成都,重慶,西藏,蘭州,西安。去了某個不知名的小山。去了恩施大峽谷。
我最好的朋友
沒錯,是媽媽。屬于那種多功能閨蜜。我小的時候,家庭訂閱雜志報刊的并不多,人們整體工資水平低。我媽媽每個月工資也不高,但她堅持訂閱了一本《大眾電影》,下班后總能抽時間看。我喜歡看書就是受她影響,這些年她一直訂閱雜志,買書,我也一樣,家里容納不了這些只增不減的朋友,需要定時清理,好在后來kindle出現,我們較少互相指責對方買書了。不過有些書籍還是要買紙質的,那就悄悄買,誰買了算誰的。除了啟蒙老師,她還是我的銀行提款機,沒錢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找自己的先生,而是找她。此外還是我的心理咨詢師,有什么心事和她一聊就沒事了。有一次參與一個問答,你和最好的朋友多久沒有聯系了,大家都開始默默回憶,發出感慨,我馬上就回答了這個提問,我每天都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她就是我媽呀。
我突然不想寫了,放下鍵盤,拿起電話,給我的大土豆約一下吃飯的時間;和那個餓瘋了的女人約個咖啡館,吃飽了去喝的哪一種;買個高鐵票,去兌現我的諾言,找我的導師閨蜜聊個天。還有,陪我媽媽一起買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