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讀——《思考的藝術》1

這本書剛剛讀到12%的位置,但是卻已經感覺收獲頗多了。這是一本教人如何思考的書,我不知道原來思考的模式也是可以鍛煉的,原來以為的天才之所以天才是因為他們擁有著非凡的思考模式,但是書中一項數據卻說,擁有創造性思維的人70%的智商是在135以下。呼~~,好緊張。

一直以為思考就像是筆直的大路是從A點到B點的路徑,像一條大河,浩浩蕩蕩卻又是保持在河道中。

河道

沿著固定的路徑向前進,涇渭分明。現在卻恍然大悟,其實思考更像是驅趕羊群,雖然有頭羊,但是你也要時不時的把離羊群太遠的羊趕回羊群中來。

羊群

也曾經苦惱自己的注意力無法一直集中起來,也想著去訓練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卻收效甚微,有時候腦子里就像是跑進一只被追趕的兔子,左沖右突,毫無章法。現在看來哪怕是仰望不可及的人也依舊存在這個問題,我與他們的區別不過是,對待這只兔子的手段不同,因為大腦是極為靈活多變的,嘗試摒棄所有的雜念實際上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我自己想來應該只有死人才能做到這點,我們的全部注意力100%集中起來不過只能堅持10秒而已。應該坦然介紹你雜亂無章的念頭,只要學會如何去處理,要有意識的去回收注意力。

好的思考者通常會去,全面的了解問題,與自己掌握的知識去契合,而不是簡單的告訴自己這已經超出了我的知識范疇。簡化問題,找到問題的主要方向,想想我們數學和物理中是如何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將無關緊要的因素舍棄可以大大簡化處理問題的規模和難度。將問題拆分成小問題的集合,保持批判的審慎態度。

魔多之眼、全視之眼

討論是我們平時采用的比較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我們有沒有發現,跟不同的人合作的時候,討論給我們的感覺全然不同,有些愉快輕松、有些沉重讓人抗拒。討論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多視角的去審視問題,有時別人一點似有似無的話,就可以讓我們茅塞頓開。但是有時候討論卻是在幫倒忙,損耗精神、制造敵意,討論了半天留下的卻是非常重要但尚未解決的問題。如果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討論還不如不討論。經典的程序員“小黃鴨調試法”就是在人為的制造一個自己可控討論環境來解決問題。

小黃鴨調試法,程序員的密友

但是有時候與其他人討論是不可避免的,書中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則來指導:

1、盡可能提前準備。了解被討論問題的背景、緣由。

2、設定合理的預期。有時候討論進行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問題太難,而是彼此都認為被侵犯。你要明白一個人的想法是沒有那么容易改變的,不要期望別人一下子接受你,這種情況只在主旋律影視劇里才有。

3、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和感情用事。我的腦子熱了,我就知道自己該降溫了。

4、貢獻但是不支配。話嘮要克制,拘謹的人要有責任分享他的思想,一言堂是萬萬不可的。

5、避免分散注意力的言行舉止。參加討論的目的是明確、直接、有效的表達,除此之外都是多余。

6、積極傾聽。大腦的處理速度很快,并且厭倦等待,當自己的注意力開始分散的時候,就會有無關緊要的念頭闖入腦海。保持注意力的辦法是,對分心的情況保持警覺,并且抵制;努力進入發言者的語境、心境,理解他們說的每句話,并且前后聯系起來。意識到走神,就要打斷念頭,重新集中注意力。

7、公證判斷。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意見,就事論事,不要與個人好惡聯系起來。

8、忍住喊叫和插話的沖動。要知道,嗓門越大,越說明缺乏自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