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是一道廣為流傳的大眾菜肴。它的歷史不知道有多久,但是至少在有蘇東坡的時候就有了這道菜。要不然怎么會和古代大文豪捆綁上叫東坡肉呢?
如果愿意聽我嘮叨,可以接著看下去的,如果你真的是來看菜譜的,那就直接拖到第四段吧。難道你真的是來看菜譜的?(傷心臉)
為什么第二篇是菜譜?民以食為天,群里吃貨多。第一篇是寫寫寫,寫得累了沒力氣了,就該要吃吃吃補充元気了呀。雞湯煲多了也不解餓,還是來點實際的紅燒肉吧。我又沒什么干貨,想來想去也就是做菜還能稍稍拿得出手。都說微信公眾號要定好位,這個定位我一直沒有想好,我不喜歡雞湯,但是也不反雞湯,我沒有干貨,只能絞盡腦汁想出來一道紅燒肉。只有發生在我身邊生活中的小事情。分享給大家。所以我突然就有了方向了。就是家常菜譜。小伙伴們也可以在后臺給我發消息告訴我想看什么菜的做法。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我沒有做過,我一定會買來實驗一下再告訴你,哈哈哈,不要感動得流眼淚哦。
其實一個人生活不常做飯。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做飯要花很多時間。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大家都匆匆忙忙。看似很多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已經占據了我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慢下來,好好地做一道菜,對每個獨自在外面打拼的人來說都變得那么奢侈。一道美味的紅燒肉經過食材的選擇,處理,烹飪到最后上桌,兩個小時已經夠快了。可是吃呢?半個小時就能把盤子清得精光光。酒足飯飽之后面對一桌的狼藉,摸一摸肚上的游泳圈,真是別提有多么悔恨。但是有時候我還是愿意做這樣一件費時間又費精力的事。
一個周末,在深圳工作的譚公子來我這兒玩。對于吃膩了外面茶餐廳的我,難得抓到這樣一個機會。做一道紅燒肉,練習一下生疏的手藝,和弟弟過一個普通的周末。想想從小到大,他好像也沒有吃過幾次我做的菜。隨著我們各自長大,在不同的城市讀書,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以后這樣的機會會越來越少,就更激發了我做菜的欲望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并不挑剔,但是也不能沒有。采購很簡單。帶上錢,帶上嘴。開門,走到菜市場,找到豬肉鋪,對老板說:給我來兩斤上好的牛肉。(哦,不是,是上好的五花肉)多么豪氣。可是,什么是五花肉,怎么樣又才算上好的五花肉?
五花肉,即是豬肋排上的肉。五花肉有著肥瘦間隔的結構。肥肉遇肉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兼有肥肉和瘦肉的優點,兩者放在一起之后又抵消了兩者的缺點。也難怪古往今來,紅燒肉和扣肉都非他莫屬。據說極品五花肉是10層。我們就是普通人家,找個三層分明的五花肉就可以了。第一層是豬皮,第二層是豬油,第三層是薄薄的瘦豬肉,第四層又是豬油,第五層是深層的豬瘦肉,所謂五花。當然挑選五花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喜歡吃瘦的多一些,覺得肥的太油膩,容易長胖,比如我。有的人喜歡吃肥的多一些,覺得光是瘦肉,塞牙,比如我外公。所以肥多還是瘦多,自己掂量一下吧。你當然可以直接對豬肉攤的老板說,要肥的多一點的還是瘦的多一點的。他都會盡量滿足你。
主要食材選擇好了該輪到輔料了。要不然光凸凸的一盤肉,一點點綴也沒有,也太了無生趣了。而且有人喜歡光吃肉,就有人喜歡吃肉下面吸收到肉和醬之精華的梅菜。
可以和五花肉搭配的菜有很多。這里主要介紹以下三種。相信大家都吃過或者見過。
梅干菜,是常見的搭配。常見于江浙一代的東坡肉。梅干菜本身就有吸油的效果。五花肉和梅干菜在一起可以讓肉不那么油膩,又可以滋潤梅干菜,讓它不那么干。真是絕配。
豆腐泡也是五花肉的一個好伴侶。對于喜歡吃豆制品的人來說,將豆腐泡做到紅燒肉里面,簡直是讓豆腐有了肉的味道,但又不膩。通常,我會將豆腐泡一剖兩半兒,讓它充分吸收醬汁,這樣更加入味。
隨著天氣不斷轉涼,秋天也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這個時候你需要的不只是秋衣秋褲,還有渾身是寶的大白蘿卜。而且白蘿卜還被譽為小人參,營養價值極高。清脆爽口,一直為大眾所喜愛。做到紅燒肉里的白蘿卜會變得晶瑩剔透,仿佛也受到了肉肉的熏陶,想把自己變成不肥膩的肥肉。香甜爽口,入口即化。
當然,有了主角,配角還不夠。有時候路人甲乙丙丁也不能少。關于配料。油鹽醬醋糖自不用說。還有一些很重要的調味料如八角,桂皮,香葉更是能為一盤紅燒肉在味道和香氣上錦上添花。蔥姜蒜也是我的最愛。這里就忽略掉對蔥姜蒜避而遠之的某只啦。不喜歡蔥姜蒜可以不放。這個世界里總可以找到替代品。料酒可以替代姜去腥。作為一個江西人,怎么能不在菜里放辣椒呢。干辣椒為首選。兩個就夠了。
切菜:
所有材料中,需要切的大概只有五花肉和蘿卜了。
刀,是什么樣的刀?金絲大環刀~扯遠了。五花肉可以讓肉鋪的伙計幫你切好,要大要小,只有你說不出的,沒有他做不到的。因為,他有一把好刀。你也直接說紅燒肉的大小,讓他自由發揮。在他發揮的過程中,即時糾正,大一點,小一點,唉,對!白蘿卜切成大丁。跟肉的大小差不多。這樣才相配嘛。
開火,上鍋:
有人會將肉飛一遍水。但是我懶,所以這個步驟省略。你要是跟我一樣懶,也可以省略。
最關鍵的,也是最需要考驗技術的,我認為是第一步。我們買回來的五花肉都是白花花的。怎么樣才能讓它紅撲撲的誘人呢?當然是潤色啦。(敲黑板。。。)我們用糖融在油里給肉肉上色。可以選擇白沙糖,也可以選擇冰糖。在鍋里放入少量的油,油溫升高到差不多,下三小勺糖。慢慢地攪動讓它融化,融化到差不多了不要著急下肉。繼續攪動,這時候表面會開始起一個一個的小黃泡泡,這里我把它叫糖油泡泡吧。等到泡泡逐漸變大,覆蓋更廣的時候,下肉。太早,沒有什么糖油泡泡,會沒什么顏色。太晚,會燒焦燒糊的。所以這個時間要把握得恰到好處。(認真臉)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什么時候放肉,那么還是保守一點吧,融化了有一點點泡泡了就下肉。畢竟,過猶不及嘛。上不了色我們還能補救,要是燒糊了就不能吃了。
肉下鍋之后翻炒。讓尊貴的五花肉鍍一層金色。充分翻炒。這個翻炒的過程中,你要加鹽。還有生抽,老抽。剛才提到的補救措施,就是老抽啦。老抽也可以給你的肉肉補一點顏色。讓他們在鍋里盡情的翻騰吧。
翻炒的差不多了,可以將其他的調料放入鍋中。其他的調料是上面提到的蒜,干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然后加水和白蘿卜。水差不多要沒掉白蘿卜和肉。然后蓋上鍋蓋,開始漫長的燉肉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轉稍微小的一點的火。燉的時間可長可短。長一點可以燉一個小時。這樣燉出來的肉肉更入味。短一點燉熟,大概40分鐘。有一個測驗的方法,就是用一根筷子去戳一下肉肉,如果很容易戳穿就基本上可以吃了。在燉的過程中,你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煮飯,比如看電視,比如準備其他的菜。但是要隨時注意鍋里的動向,不要讓它燒干。
最后一步,起鍋。當你覺得肉肉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準備起鍋了。在這之前注意鍋里還有多少水。如果汁水太多,可以調大火收一收汁。
叮~可以起鍋啦。一盤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紅燒肉就做好啦。我把端到桌上的過程中,仿佛看見它在向我招手:來啊,來啊,來吃我吧~~~
于我來說,和家人在一起吃家常菜,不管吃什么,都是幸福的。多一點這樣的機會,多留一些這樣的回憶。這盤紅燒肉,我吃出了幸福的味道。看完之后,是不是覺得并不難?
以前我也有和弟弟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我對弟弟比較苛責。覺得我上了一整天班還要回家做菜,而他卻在家里玩游戲。所以那個時候我都是帶著怨念在做菜。同樣一道菜,同樣的食材,同樣的調料,同樣的順序,同樣的做菜的人和吃菜的人,做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那時候做的菜簡直是慘不忍吃。所以,最重要的調料,是做菜的人的心態。你若是帶著分享態度去做,這道菜里就有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