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十七歲,是你這輩子的最大錯誤

“十七歲那年,吻過他的臉,就以為和他能永遠。”

這句歌詞出自五月天的《如煙》,讓許多人聽得熱淚盈眶,久久不能平靜,然后點上根煙,拼命懷念十七歲。

除了我。

我從不懷念十七歲。


我在十七歲,做過許多傻事——暗戀班里人緣好的男生,嫉妒班里人緣好的女生,想變成校門外腰細腿長、走路帶香的姑娘,以及,以為長大后我會拼命懷念這段時光。

我從不懷念十七歲,也不想穿過時光去擁抱那時的自己。我只是把她當作成長路上的墊腳石。

十七歲有什么好的?穿肥大臃腫,丑到只愿意做抹布的校服,頂著熬夜做題長出的痘痘和锃亮的額頭,每天算計能不能在上課鈴響之前沖進教室?男神是不是又對我有意思了?

好玩么?一點都不美好。

而你現在經常懷念十七歲,無非是懷念十七歲的簡單純粹。但那種簡單純粹的感覺,不過是缺少體驗帶來的幻象。

絕大多數人的十七歲,要么發生在校門內,要么發生在校門外,要么在書桌前體驗悲歡,要么在街道外體驗放縱。你以為眼前的世界就是一切,卻不知道那只是整個世界中不起眼的小角落。

在穿遍了風衣、皮草,gucci、chanel,之后,你不會想穿衣櫥深處,秋褲藍和月牙白撞色的校服出門。

在看遍了溫柔體貼、成熟穩重、邪魅狂狷的各色帥哥,你也不會再對害羞靦腆的第一排學霸,或是帥氣灌籃的校草心生向往。

在品嘗了夜的巴黎,踏過下雪的北京后,你也不會覺得,考不上清華北大,天就會塌。

大多數人十七歲的狀態,其實就是把無知當珍寶,把角落當世界,把束縛當自由。

古人稱這種狀態為——“井底之蛙”。


再者,你懷念十七歲,不過是因為你無法再回到十七歲。

時間會帶走一切,唯獨不會給人重返過去的機會。

但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真正得到了,只會激動一下子,不會激動一輩子,甚至更不會激動一陣子。

就好像你心心念念樓下的麻辣燙,深夜從床上掙扎起來,穿好臃腫的羽絨服,頂著寒風沖出門去。坐在桌前,咬下第一口,覺得整個世界都在你口中爆炸,一股熱流從脊柱竄到腦門。吃完一整碗后,你會得到異常的滿足,或者,你吃完半碗,就撐得只能罷口,那種期待和肚子里的那碗麻辣燙攪在一起。然后呢?你回去睡一覺,早上起來,你只會記得,你昨天吃了麻辣燙,很滿足,但你記得的只是滿足的原因,而非滿足的感覺。于是,過兩天,你又要去吃麻辣燙,去尋求麻辣燙給你的滿足感。

所以,和想吃麻辣燙來對抗饑餓、寒冷,滿足食欲一樣,你不過是想從懷念過去中求得短暫的滿足,作為暫時逃開丑惡現實的交通工具。可懷念十七歲的陷阱在于,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就永遠不會滿足。看上去你是在懷念十七歲,其實你是對無法復現、無法得到的東西抱有幻想。

這種幻想只會以懷念天真美好為掩飾,讓不滿足在你心里不斷累加,不能填滿你的內心,只能讓你更憎恨現在。


我從不懷念十七歲,更多是因為懷念并不會讓現在更好,只會削減你獲得更多體驗的時間和機會。你懷念過去的時間,和因懷念做的傻事占用的時間,以及因懷念而心情波動帶來的低效率,加起來足夠你讀三十本書,看一百五十部電影,換二十三款發型,去歐洲四趟,賺一輛奧迪,深深愛一個人。你每懷念一次十七歲,就離更美好更復雜更多樣化的人生遠了一步。

所以,我從不懷念十七歲,勸你也不要。

于情無益,于事無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平沙漠漠 一、 如果城市也有性別,那么,你所在的...
    柳絮飄沙閱讀 1,303評論 4 6
  • part 1 鬧鐘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知情識趣的事物。 早上五點四十,我在刺耳的鬧鈴中驚醒。隨后,一種惱怒彌漫腦海...
    閻浮小學僧閱讀 1,297評論 18 14
  • 幻想過做一只彩蝶 去延續梁祝化蝶的悲劇 讓故事在自己身上上演 不去期望明天會更好 仍在等待飛出的蝴蝶 能在有一天飛...
    狼眼閱讀 345評論 2 4
  • 《哈佛商業評論》有篇名叫“淘汰過時營銷概念”。在老外作者看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已經落伍得不適應這個時代了。具體...
    麥子程閱讀 1,337評論 3 9
  • 這兩天很是迷茫。傳說中的金九銀十并不金。
    簡如初閱讀 14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