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 十月二十? 星期四? ? 晴
今晚大家一起按照小雷和李老師從成都學習的“四元讀書法”來讀《農業八講》之第六講。
第一環節,每人朗讀一段,輪流讀完;
第二環節,找出自己認為的重點句、詞;
第三環節,結合自己的生命體驗,談自己的感受;
第四環節,回顧、總結與提問。
試驗下來,個人感覺效果比之前好多了,因為在留意重點句、詞,以及在思考,所以沒有走神。不過在找重點句的時候,會著急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是直接跳躍到第三個環節的情況,剛開始我想第二個環節和第三個環節沒有分開的必要,但是最后讀完覺得分開也有分開的好處,能夠重新把文章快速再看一遍,認真傾聽大家找出來的其他重點句,到第三個環節的時候就可以重點分享自己感觸最深的,第四個環節的時候再做下總結,以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與大家交流,如此這般,就把比較難懂的文章讀熟了、印象更深刻了。
再談談在讀第六講的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兩點:一是對于理論方面存在的疑問采取實驗的態度的認識,斯坦納談到他認為正確的理論即便沒有得到實證,但是他會去用,而不是等著別人去驗證完了再去用,而且很多人在做實驗的時候,可能因為自己實驗操作不當,得出錯誤的結論,結果說別人的理論不行。他舉了個形象的例子,比如說一份工作量需要50個人完成,如果有三倍的工作量,應該有150個人來完成。但是你對此表示懷疑,你想做驗證。然后你先由一個人來做,然后兩個人,再三個人,之后你統計三人分別作出多少,結果可能因為三個人把他們的時間花在了閑聊上面,最終做得比一個人還要少,然后你說之前的推理是錯誤,而實際上是你自己的證明有問題。通過這一點,我想到我們總會有對自己不理解的理論存懷疑的態度,我們想去求證,這并不是說不可以,關鍵是我們得考慮到很多細節問題,可以“大膽假設”,但是要“小心求證”,不要因為自己是疏忽就大意地說別人的理論不行。
二是,在白羊座的太陽叫白羊座太陽,在金牛座的太陽叫做金牛座太陽,其實每個狀態的下的太陽都已經不是之前的太陽了。對此我的理解是,因為時間一直在流逝,太陽也一直在運動,它在宇宙的位置其實都在變化,認真追究起來每個時刻的太陽的都是不一樣的。我想我們應該有斯坦納這種思維,以變化、發展的觀點來看待世界,我們不要一直糾結過去,而應該把眼光投向有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