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十一結婚的嗎?多少年了?
我是(已經二十年),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因為“十一”一大早就聽到小區院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結婚周年,你知道不同的婚齡有什么稱謂嗎?
1年一紙婚;2年一布婚;3年一皮婚;4年一絲婚;5年一木婚;6年一鐵婚;7年一銅婚;8年一電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錫婚;11年一鋼婚;12年一亞麻婚;13年一花邊婚;14年一象牙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銀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玉婚;40年一紅寶石婚;45年一藍寶石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鉆石婚。
從紙到鉆石,越來越結實。現實確已如此。婚姻的牢固度隨年數增加而越發牢固,越發堅不可摧。二人到最后,完全從“你是你,我是我,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媽是咱媽,我媽是咱媽,你我共同擁有大小三個家!”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們多少人抱著這樣的誓言走進婚姻,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但走著走著,就發現了對方的原形,與初見時大有出入,于是,多少雞毛蒜皮成了打敗婚姻的導火索。曾聽過一對夫妻因為擠牙膏的方式不同(老公擠牙膏直接從上面擠讓她難以忍受)而最終離婚。從最初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啥啥順眼”,到“橫挑鼻子豎挑眼,做啥說啥都煩”,究竟能堅持幾個春秋冬夏?
人生,是場修行。婚姻,更是兩個人一起的修行。應該用己之長去“容”他之短,而非用己之長去“非”他之短,那樣他之短會越發肆無忌憚,直至最終雙方一刻不能容忍而決裂!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輩子,你,我,不變,不換,不改其愛,著實不易。曾聽一位很賢惠的女子說:“一輩子只守著一個人,也沒法換換,好無聊啊!”哈哈,這恐怕是結婚多年后彼此審美疲勞后的一種普遍心聲吧!
世間最美的婚姻,我羨慕舉案齊眉的夫妻,如珠聯璧合琴瑟和諧的錢學森-蔣英伉儷。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11-)與著名聲樂家蔣英(1919-)已相伴著度過了65個春秋,他們的結合,是科學與藝術的珠聯璧合;他們的伉儷曲,人生難得幾回聞!
我也羨慕把老婆當做寶貝般寵著順著的父女型婚姻,但我更佩服楊絳愛的能力!
錢鐘書并非很能干的丈夫,但時時處處有她這位妻子“罩”著!錢鐘書“常自嘆‘拙手笨腳’”。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經常“做壞事”——
他陸續打翻了墨水瓶,弄臟了房東家的桌布,弄壞了門軸,砸碎了臺燈,楊絳每次都笑咪咪的說:“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
“放心吧,有我呢!”是楊絳常說的話。一個文采出眾的大家閨秀,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竟然學會了一切生活技能。家里條件不好時,她要趕很遠的路去郊區上課,還辭了傭人,包攬了一切家務,自己劈木柴,和他一起自制煤餅……盡管如此,他們的日子依然過得生動有趣:
她劈柴做飯的時候,戲稱自己做了“灶下婢”,他逗女兒,有什么好吃的總“欺負”她,說“baby no eat”(寶貝不能吃),看她發愣便哈哈大笑,他乘女兒睡覺,在她的肚皮上畫鬼臉,他總和她一塊淘氣一塊鬧。
錢鐘書曾形容楊絳是“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二人都覺得他們是最理想的婚姻: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如此這般,彼此包容,彼此呵護,彼此珍愛,無怨無悔,一生一世,足矣!
婚姻,有很多偶然。有人說結婚象賭博,確實是拿一輩子的幸福做賭注。你不知道一生那么長,中間會有多少變化,但無論上帝給你發了怎樣一副牌,你都要想辦法打好它!
就像劉濤,嫁了“京城四少”之一的王珂,但生活比電視劇還狗血。后來王珂生意一敗涂地,整個人幾乎廢掉。脾氣暴躁,亂摔東西,服用安眠藥,甚至對劉濤的勸阻惡語相加,但劉濤卻這樣做:
從堅持守在這個當時糟糕的男人身邊,減少王珂的藥量,到忍受他的壞脾氣,帶他出去旅行,在陪他去廟里抽簽時,偷偷拿出自己準備的上上簽,來讓王珂開心,甚至在最后,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給當時那個一塌糊涂的王珂。當年所做的一切,劉濤都把它歸為一句話:這是為了守住這個男人,保住自己妻子的職稱。
人在,家在,幸福才能在!
當然,這種時候,說實話,放棄很容易。我也不否認再婚追尋到的難得的幸福,但許多人放棄后的后悔也時常有,再婚的復雜性也絕非二人簡單之浪漫情感。所以,慎重!再慎重!在每一個選擇之前!
正如一首歌中唱的:
讓我牽你的手,相約到永久? 我愿陪著你,分享這一生的夢? ?
我愿伴著你,分擔這一生的愁
不用海誓山盟
不怕暴雨狂風
只要能陪著你走
好好過日子,珍惜眼前人,攜手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