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打卡DAY58:《 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
今天閱讀的部分是:把“管”變成“給幫助和支持”。
身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認為孩子是應該管的,覺得不好好管教,會有很多我們所認為的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因為從小,我們就是在我們父母的負面語言中長大的,總是會聽到諸如“不好好讀書,以后會沒出息”“不好好吃飯,以后會長不高”之類的話語。其實,我們也就是再用父母那輩艱苦條件下的教養風格在教養自己的孩子。
? 其實仔細想想,在你跟孩子說這些的時候,你有做到有效溝通嗎?孩子能好好理解嗎?還是其實只是家長們在宣泄自己的焦慮恐懼?其實那只是你的擔心而已。
? 隱惡揚善,正面教養的另一個層面就是把關注點放到積極的事情上。很多人說,不管,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管,孩子會煩,會抵觸。所以,我們要改變“管”的做法,而是去“給幫助和支持”。
?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家長首先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他有哪些困難,可以怎樣幫他,提供什么幫助。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圍繞著問題本身,多想想可以在哪些方面多做點“扶正”的事情。比如,孩子寫作業磨蹭,你要做的不是催促,而是教給他時間管理辦法,增加學習興趣。孩子膽小不愛交往,你要做的不是責怪,而是想想怎樣樹立他的自信,學習交往技巧,提供交往機會。孩子愛看電視時間控制不了,我們要做的不是放任,而是提供比看電視更有趣的活動,比如看書,同時自身做好表率。
……
家長如果恰恰正好錯過了進行真正的、深層教育的機會,那么會越來越焦慮,同時會發現,自己傾盡全力,但問題居然越來越多。
正面教育,并不是讓我們小心翼翼不敢說話,而是內心真正有正面的、積極的態度。
所有的教養問題,都不是教養問題,而是家長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要有足夠的強大的心力,定力。您,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信任他能做好一切的人,我們的信念,就是孩子成長的沃土。
結尾奉上我陽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扎小辮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