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優秀的人,都敢對自己下狠手》讀書筆記1》解讀了上半部分內容,總的來說,就是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情。繼續解讀下半部分內容,主要有以下5點:
1、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想做一個優秀的人,好的身體很重要,因為你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壓力,否則很有可能還沒熬過那一段辛苦期就掛掉了。我們經常羨慕那些明星,看到他們身材好,男的有八塊腹肌,女的看起來好像一直18歲。其實,我們只看到他們在舞臺上的風光,沒看到人家在背后的努力,沒看到他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畫面。
俗話說:小腹不平,何以平天下。現代社會,大家都沒有耐心去慢慢發現你的內秀。你的身材和顏值,就是你的包裝。包裝不行,別人都沒有了解的欲望。哪怕沒有能力請私教,去專業的場所鍛煉,那也可以多運動運動,不管是床上運動還是床下運動,這個都可以有。越是忙碌的人,越是會抽時間出來鍛煉。多少人在減肥的道路上是越減越肥,每逢佳節就大吃大喝,一量體重就胖三斤,仔細一看是三公斤。不要整天想著啃豬蹄,葛優躺。邁開腿,管住嘴,才是保持好身材簡單而又實用的好方法。
2、要敢對自己下狠手
世界是很殘酷的,你不對自己下狠手,這個社會就會對你下狠手。很多人,大概對狠都感覺很陌生。書本上的封面解釋了Spensor對于“狠”的完美詮釋:
“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狠是放棄穩定;
從小城鎮到大都市,狠是不求歸屬;
從月薪三千到年薪百萬,狠是野蠻生長”。
真正的狠,就是長時間地逼迫自己,把自己的能力推到能力邊界的極致,置于死地而后生。一個人可怕的不是有多努力,而是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袁岳曾對年輕人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趁年輕,去折騰吧。因為年輕時,折騰起來不用那么費勁;因為折騰了,就知道自已的邊界和局限了,使勁蹦一蹦,沒夠著天花板,接下來的歲月里,可以安心做個俗人。
在大城市生活的朋友都知道,高房價、高物價、高生活消費,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我們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在這個變態的城市,過上平凡的日子。別人觸手可及的生活,我們卻要努力很多年,還不一定能夠達到。
3、成長的速度要快
當馬云還在說阿里巴巴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競爭對手的時候,劉強東已經在奮起直追,隨時都有可能超過他。這個社會,變化的速度太快,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要學的東西太多。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就得快步走,就必須撕裂般成長,慢是慢不出一個美好未來的。
在快速更迭的時代,知識的差價也越來越大。我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投資自己,不斷的更新。盡量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不斷的積累,然后靜靜的等待時間的回饋。每一次的精進就像是一次破繭成蝶的蛻變,撕裂般的成長或許很痛苦,卻能迅速吸收能量,實現重生。只有不斷的讓自己進步和成長,才能對得起逝去的青春。
哪怕成長的速度不夠快,也不要擔心。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曾給年輕人的以下人生建議:
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的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向前挪一點,到最后——如果你足夠長壽的話——像大多數人那樣,你將會得到你應得的東西。
4、要有大局觀
敢于面對未知的明天,世界已經翻頁,你是在原來的那一頁,還是在新的一頁。要么努力快點掙錢,要么努力快點成長,然后價值高位變現。可以的話,盡量的用最短的時間付出最大的努力,盡早完成自己的原始積累。這樣可以更早的登上人生的另一個維度,看更遠的風景,獲得更大的格局。否則只能在底層一路爬行,無法完成人生的起飛或轉型。
盡可能的去結交優秀的人,努力和他們在一起,多跟他們交流溝通,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同時養成思考的習慣,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持續的輸出自己的產品,建立屬于自己的影響力。
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問題,當你遇到跟你想法不一樣的人時,恰好是你探索和學習的好機會。不斷積累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閱歷。不管我們身處何地,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地去做更多的事,看更遠的風景。
5、提高自己的執行力
有一位年輕人曾問喬布斯:你的智慧從哪里來? 喬布斯答:來自精確的判斷力。年輕人又問:精確的判斷力從哪來?喬回答:來自經驗的積累。年輕人再問:那你的經驗又從哪里來?喬真誠地回答:來自無數錯誤的判斷。
多去看些不同的風景,你就不會迷失在別人的朋友圈里。多和不同行業的人接觸,你才不會被人一眼看穿。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學習,反思。如此反復,經過一定的人生閱歷之后,才會慢慢的提高自己的經驗值和判斷力。
記得有一次看魯豫采訪雷軍的視頻,他每天平均要開11個回憶,每天都忙的沒有時間吃飯。他就是要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他已經功成名就,都依然有顆創業的心。因為他心有不甘,當年他有那個實力,卻沒能趕在風口上,結果被他的小弟超越了。不管未來的小米會怎樣,都是他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雷軍都這么拼,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