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你我皆是命運掌中的無名之輩 各自悲喜 各自堅持
文/將晚的天
銀幕精彩紛呈,總有一些電影淹沒在浩淼煙海之中。
譬如饒曉志導演的《無名之輩》。
上映三天,票房六千萬。但是這不足以埋沒它的精彩。
書本上曾有人評價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為“含淚的笑”,形容它為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劇。
而今,用于形容《無名之輩》同樣適用。
兩個被戲稱為智商負數的劫匪李大頭(潘斌龍飾)和眼鏡(章宇飾),拿著一桿老槍闖進了一家手機店,開了一槍,逃跑時還把摩托車弄丟了。費勁周折把贓物運走,想象著換到錢之后的美好生活。農村走投無路,于是他們冒險到城里試一試。結果發現自己搶了一堆手機模型。
他們跑啊跑,翻窗戶來到了一個毒舌殘廢女馬嘉旗(任素汐飾)家里。多殘呢?除了頭,哪里都不能動。就這樣,自稱是兇殘無比的悍匪卻在一心求死的悍婦面前敗下陣來。
與之同時,高明(王硯輝)因為蓋房資金不足跑路,借給他錢的人大張旗鼓的為他辦追悼會追債。保安馬先勇(陳建斌飾)為了守住工地,以一己之力對抗一群人。而后用挨打的傷索取醫藥費為女兒交學費。
本是毫無交集的人,卻因為工地上丟失的一把槍攪和在了一起。
馬先勇一生努力想當上協警,本來出力不少終于有了資格,卻在一場婚禮上喝過了頭,出了車禍,丟了老婆,殘了妹妹。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為了追查丟失槍支的下落,意外從按摩女郎珍珍這里得知了劫匪的事情。
顯而易見,毒舌殘廢女馬嘉旗就是他不幸的妹妹。馬嘉旗對人生毫無指望,對所有人都奮力攻擊,她想死,但是連死的能力都沒有。兇悍無比的一個人,卻在自己當著劫匪面大小便失禁的時候潰不成軍。
兩個劫匪照顧著馬嘉旗,逐漸也生出感情來。他們開始彼此了解,了解到眼鏡只是一個想闖出一番天地的熱血青年,而李大頭則是想有錢有房子娶他心愛的女人珍珍。
馬嘉旗想站著拍照,兩個人幫她直立;她想死,眼鏡甚至想過推她從天臺上下去;最后,眼鏡答應她幫她開煤氣,然后給她放上音樂,讓她安心的睡去。
在最后熱鬧的追悼會上,珍珍被警察帶到現場做誘餌,李大頭來跟她碰面。高明來到現場解決自己帶來的問題,馬先勇循著線索來找那把丟失的槍。
最終槍找到了,該抓的人抓到了,所有的鬧劇都落下帷幕。
但是觀影的人卻在電影散場后步履沉重。
“為什么有橋?”
“因為路走到頭了。”
這是電影中眼鏡和馬嘉旗的對話,他們望著遠方的橋,想著自己腳下邁不出一步的路,充滿了迷惘和絕望。
就像電影中的他們和大千世界的我們,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拼命努力,但是橋的盡頭,依舊是走投無路。
最終馬嘉旗也沒有死去。眼鏡給她帶上耳機,看著她安靜的睡去,在她睡著后,為她留下了“我想陪你走過剩下的橋”的表白語。
眼鏡在救護車上遇到了馬先勇,或許他之后就會改過自新去陪伴馬嘉旗生活,卻被馬先勇包裹的水槍嚇破了膽,終于在煙花轟鳴的那一刻對老馬開了槍。眼鏡最終被捕,被捕的時候,他看著露出一角的水槍和天上綻放的煙花,雙眼通紅,只能說出兩個字“耍我”。
耍他的何止老馬和煙花,更是命運。
李大頭也終于可以抱得美人歸,可是卻在眼鏡開槍之后受到牽連,或許美好的事情近在咫尺,但是卻是無法觸碰的結局。
任素汐為了演繹好馬嘉旗這個角色,她有嘗試除了頭動,其他地方都不動,看自己能堅持多久,結果最長的一次是3個小時,正常人如此身體會麻,但是她覺得真正癱瘓的人不會有知覺,于是試著讓自己放松。
她還去和一位高位截癱的阿姨聊天,了解到這種長期的病患對生的毫無指望之后,她就把馬嘉旗也塑造成了一個罵天罵地,一心求死的毒舌殘廢女。正因為她對死無所畏懼,所以才能面對劫匪不落于下風。
而這些,也都是現實中生存的人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而已。在世界不知名的角落里,就是有一些人對生活毫無指望甚至厭棄。這些也是這部電影讓我們感知到的無奈。
電影只有無盡的失望與辛酸嗎?
也不盡然。
老馬的女兒在最后終于明白了爸爸的愛與努力;
馬嘉旗早就原諒了她哥哥,也在眼鏡的溫暖下獲得了活著的勇氣;
高明的兒子在兄弟們沖來幫他的那一刻更加明白了兄弟的含義;
其他的人也在電影之外獲得了相對美好的結局。
就像是那些生活在底層和邊緣的人,為了想要的東西奮力掙扎,過程中或許會波折和痛苦,但是只要心存善念,最終總會有一個不太壞的結局。
電影里的歌詞是這樣的:
憤怒的瘋狂的無名之輩,執著的剛強的不知后退,堅持著對抗著心中錯對,粉身也不下跪,卑微的驕傲的我的同類,眼神里不滅的生的光輝,誓不做我們世界的雞肋,碎骨有何可畏。
奮力生存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其實不就是蕓蕓眾生之中的我們嗎?生活向來都是電影的發源地,里面的每一個人,都真實的活在我們的身邊。
絕望的時候想想,世界上多的是比我們更不幸的人。盡管如此,每一個人也都還在努力向上,撐破頭頂的那一抹厚重,用力生根發芽。
有人說,這部電影喪的剛剛好。
我想是的,導演所展示的絕不僅僅是生活的絕望,更是包含著人性的美好。
笑中帶淚,苦盡甘來,從不一帆風順,從不絕望到底,
這就是生活。
只因你我皆是無名之輩,我們的人生沒有僥幸和重頭再來的機會。我們偶爾可以對生活喪失信心,但是更要對生命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