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梅雨一時晴,今日芒種
今天是2024年6月5日,農歷五月十六,甲辰龍年,芒種節氣。
芒種,“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種”,一為種子的“種”,一為播種的“種”。“芒種”之名含義就是“有芒之谷類作物可種,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農時節令的總結,表現了芒種節氣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時節,亦是詩人墨客抒發情感的佳期。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云:“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以簡練之筆,勾勒出農人不辭辛勞、勤勉耕耘的畫面,展現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順應自然的美德。此外,芒種還與端午節臨近,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龍舟競渡、粽香四溢,為炎炎夏日增添了幾分節日的歡愉與文化的韻味。
到了芒種,因為晝長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會兒緩解疲勞是很有必要的。同時,根據天氣變化注意增減衣物。俗話說:“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芒種時節,氣溫還會有變冷的時候,因此還要注意保暖,以免受涼。
芒種的養生重點要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
芒種,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耕耘的季節。忙在當下,種下未來,定會有所收獲!人生如節氣,冷暖自知,苦樂在心,照顧好自己。
下面欣賞幾首描寫芒種節氣的古體詩詞,感受一下古人們在這個節氣時的心境。
《北固晚眺》
【唐】竇常
水國芒種后,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芒種后積雨驟冷三絕·其三》
【宋】范成大
一庵濕蟄似龜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挾纊,莫嗔門外有炎涼。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荷花》
【宋·蘇泂】
荷花宮樣美人妝,荷葉臨風翠作裳。
昨夜夜涼涼似水,羨渠宛在水中央。
《耕圖二十一首·拔秧》
【宋】樓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
《田間雜詠六首·其六》
【明】樊阜
棗花落靡靡,一犬護柴關。
節序屆芒種,何人得幽閑。
蛙鳴池水滿,細草生階間。
刈麥欲終畝,風吹雨過山。
大兒早未飯,嘆息農事艱。
豪貴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青縣道中即事》
【清】王昶
不見翻風麥浪齊,但看煙柳接長堤。
牛眠野岸初肥草,燕掠寒潮乍退泥。
單棹賣漿依戍堠,連筒汲井灌蔬畦。
懸知節氣將芒種,再望甘霖助一犁。
按照慣例,每逢節令作詩一首:
《芒種2024》
梓 健
一時梅雨一時晴,
酒屋翁媼燒鳥迎,
華燈霓彩登新塔,
江海寄生也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