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新招來的編輯或記者在寫稿件時,她們都需要花很長時間 ,且很痛苦地使勁兒憋~憋到最后出來的稿件還是需要大幅度的修改才能上線。
每次盤問她們『為什么這么遲才交稿?』,她們更多的回答是『不知道怎么寫,無從下手』
通常我在審新手稿件時都會發現以下3個常見問題:1、語句不通順;2、有錯別字;3、毫無邏輯(此處敲黑板!!!劃重點!!)。
第一點,語句不通順,我認為這是編輯犯的最低級的錯誤,一般有兩個原因,一、專業不過關;二、懶;專業不過關的話不建議引進,除非熱愛這份職業且好學上進!對于有『懶癌癥』患者的編輯一般都沒有審稿的習慣,我認為這是一種對自己的作品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我一般都會要求編輯記者們在寫好一篇稿時,一定要自己再三反復檢查,把一字一句讀一遍。讀不順的地方一定改,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第二點,有錯別字,這是編輯記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別說她們,我自己也經常寫錯別字),好不容易絞盡腦汁寫好一篇稿子時,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真的很容易眼花繚亂……為了避免『有錯別字』,我一般會建議采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方法去處理——交給第二者、第三者去審核,大家互相檢查。
第三點,毫無邏輯,這是編輯記者最容易忽略的寫作核心,這也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我認為一篇稿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邏輯,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屢試不爽的寫作方法,即『黃金圈寫作法』:What、How、Why。
舉個例子,比如要寫一篇關于『共享經濟』的話題文章,該怎么寫呢?
第一部分:What?(寫清楚『什么是共享經濟?』)
第二部分:How?(寫清楚『怎么做到共享經濟?目前有哪些共享經濟的案例?』
第三部分:Why?(寫清楚『為什么要做共享經濟?即說明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
再舉個例子,比如要寫一篇關于『女人必須要每周做一次SPA』的話題文章:
第一部分:What?(什么是SPA)
第二部分:How?(怎么做SPA)
第三部分:Why?(為什么要每周做一次SPA即說明做SPA的好處)
一般我在培訓新手編輯記者時,都會告訴她們用以上『黃金圈寫作法』的邏輯去寫,每次她們都屢試不爽!好啦,今天點到為止,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也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