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X有某種陰柔之美,或許,還夾雜著機敏和復雜的內心,更主要的是,在X身上,拓寬了北方男士普遍保守的審美取向。X使用面膜,喜歡時裝和護膚,還習慣帶上閃爍的耳環。走在人群中,他柔軟高挑的身材顯得格外獨特,有百分之二百的回頭率。
這應驗了鄙人對這個時代,以及下一個時代制造的預言——人類將進入中性化時代。這會讓人聯想到《丑女無敵》中公認的男士中性化的“鼻祖”——陳家明。
故事展現了后現代處境中,人的尷尬、失落和崛起,當然也體現了審美的顛倒和錯位。每次想到陳家明和林無敵,便誕生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碰撞。陳家明顯然是外在美的極端追求者,而林無敵在外在美的世界中屢屢受傷。看完整部劇集,觀眾朋友會發現,外在美不一定體現在時尚的衣著與前衛的發型,也包括他或她作為一個“社會人”,所擁有的地位和權利;內在美除了人性應當具有的最基本元素,如真誠、奉獻、博愛、悲憫、理解、尊重……還有隱藏在并不美麗的外表下的真才實學。
遺憾的是,大部分人缺少最基本的判別力。這個年代,沒有人會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也有可能我們的審美意識受到外在因素的阻礙。招聘會上,俊男美女的錄用率明顯高于丑男丑女。在美女如云、帥哥云集的現代社會,林無敵只好創造屬于自己的“超級無敵小宇宙”。作為一個被遺忘的生命,林無敵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社會潛在規范的調整與改進。因為她在這個世界得不到欣賞與肯定,所以將生命潛藏的能量發揮到極致,以此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價值。
對于陳家明,他身處外在美異常火爆的年代,本身具有的男子氣概,已消磨殆盡。他被淹沒在一派女性的喧嘩與包圍中。這需要追溯到他的成長背景:從小與父親關系的疏遠。可見,個體在幼年時的成長背景,對其各方面的影響至關重要。當我最初與X相識,他陰柔的女性化氣質與纖細的談吐,便覺得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交往久了,他漸漸道出自己受傷的童年——長期在老爸施予的家庭暴力中生活。盡管他有富二代的生活條件,卻只能用金錢包裝自己,換取外在的認同。
誠然,除了這些藝術形象,現實生活中,中性化人類已遍地皆是。如“妖妃娘娘”以行為藝術所展現的極端中性化的形體表達,倘若追尋他成長的軌跡,也可搜羅到蛛絲馬跡的痕跡。或當你隨便在某一節地鐵,或公交站牌,隨處可見那些打扮妖艷、穿著性感修身的衣服、燙著韓式卷發、右耳戴一顆閃光耳墜的身影……你會以為這是女人,可是當你仔細觀察,或無意中聽到他們的言談,一定對你的判斷百分百懷疑:原來,他們都是男人!
這個世界,本沒有劃定男性與女性應當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創造主以他的方式,創造出男與女截然不同的性別特征,稱之為第一性征。這是不可改變的。在正常的社會秩序內,男與女的結合,促成了人類繁衍的基本規律。
除此之外,后天環境的影響,逐漸導致人們趨向一種中性化的性別路線。比如在男權社會,女人們尋求更多的尊嚴和地位,于是采取一系列的社會改造與個人努力,試圖打破不公平的世界格局,歷史上便產生多次婦女解放運動。延續到當下,類似李宇春一般的中性化女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一度成為個性與開放的代言。男人呢,又在整個社會環境中漸漸失去了男性本身具有的陽剛、果斷、睿智之力度,開始向中性化靠近。當下流行的變性手術,是個體主動放棄了創造主賦予的第一性征,以殘缺的心靈殘害了自己被縛的肉身。
這一切的變遷,是否也體現出人類自身矛盾的一面?人渴望在善變的世界之內,建立自己的尊貴和價值,卻又屢次與那位賜予我們生命的上帝擦肩而過;人渴望在有限的歲月中,尋找各方面的自由,卻又往往被這自由奴役,乃至于走向虛無的境地。
那位生命的賜予者,并不在乎我們外在的擁有,而是看重我們生命的本質。“祂叫我們比天使微小一點,賜我們榮耀尊貴為冠冕”(詩8:5)。靈修作家梅頓說:成為圣人,意味著成為你自己。不是成為自己的自己,而是成為上帝眼中那個最真實的你。
這個多元化時代,給各種現象和人類的心理需求與外在表達,提供了方方面面的展示機會。按照“存在即合理”,仿佛再多的深究也無濟于事。每個人都走著自己的路。只是,偶爾的停靠,我們是否可以回歸到心靈的最深地帶,來重新回答蘇格拉底的那個古老的忠告:“人啊,認識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