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旅客,列車kxxx即將進站,請乘坐kxxx的旅客開始檢票進站”,話音剛落,我就起身背包,急忙流向了排隊大軍,后面也陸續有人跟著。
然后十多分鐘過去了,除了隊伍不斷變長變寬,還有背上的背包越來越沉重之外,檢票的門依然沒有開,然后我就在想,我這么早站出來排隊的目的是什么?
是因為害怕坐不上車?不是,因為只要跟著隊伍,哪怕是隊伍最后一個檢票,列車也會等你上車之后才開。
是因為提早上了可以找到地方放行李?也不是,因為我只有一個背包,行李架,座位底下隨便找個位置都可以放下。
那這樣看來我這么早站出來排隊,和一直坐在那里等到隊伍最后再開始檢票,除了多受點累之外,并沒有多余的好處...
既然反應過來了,那我干脆繼續回去坐著等好了,這時腦海里又出現一個聲音,都已經站了這么久了,就繼續站著吧...我立馬意識到這是典型的沉沒成本思維,繼續站著依然撈不到半點好處,所以我就走出隊伍就近找了個空位坐下。
后來發現的確是有一部分人,是等到隊伍最后起身檢票進站,看來還是有不少明白人嘛。
雖然是一件小事,我想排隊和不排隊的其實是兩類人,前者多數時候應該都是隨波逐流,一生不會犯大錯,不過也很少有大成就,一直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追尋的是什么;后者遇事更加從容不迫,屬于能堅持獨立思考,更能看清事物本質的少數人。
站起來收拾行李排隊,只是一個沒經過思考的條件反射而已。然后想到自己過去一直如此而不自知,甚至有一次因為行李多,怕行李沒位置放,還花了10塊錢走貴賓通道,最后發現完全沒必要,因為車開動時行李架還有很多空位。
想到這甚至覺得過去的自己,有一絲可憐,甚至有點可悲,自己這一路走來的確是沒有犯過大錯,也沒有沒有大成就。必須承認自己一直只是萬千普通人中的一員,干著平凡的工作,過著平凡的日子...
好在自己現在似有那么一點元認知了,會時不時地多問自己一些問題,尤其是學了薛老師的經濟學課之后,更加相信所有的社會現象都遠非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根因很可能和我們所認為的完全相反。
我接受自己的平凡,只是渴望自己在平時平凡的生活中,可以少一些人云亦云的時刻,時常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思考,愿君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