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603
【閱讀進度】序——第二章
【閱讀筆記】
01家庭成員和家庭的關系互為因果,亦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02家庭和成員的關系:(1)提供者——接受者;(2)要求者——提供者。
03家庭成員:
大衛(wèi):父親,金牌律師,長相溫和,果斷、機警、友善、善于分析。
卡羅琳:母親脾氣不好,苗條而漂亮,神情中夾雜著生氣和沮喪。
克勞迪婭:女兒,青春叛逆期的女孩,十六歲,漂亮、不安、憤怒、內疚。
丹:兒子,家里的老二。
勞拉:女兒,6歲,活潑聽話。
04第一次會面:丹沒有參加,布萊斯夫婦他們認為現(xiàn)在家里的首要問題是解決“有病”的女兒。
第二次會面:全體家庭成員參與,布萊斯夫婦開始意識到女兒的問題只是一個表象。
布萊斯家,父親沉迷于工作,下班后把自己關在書房。媽媽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家里總是充滿了爭吵。青春叛逆期的女兒認為自己在家里沒有存在感,媽媽控制欲太強,有“偷窺欲”;而媽媽認為女兒的房間總是亂糟糟的,看女兒的信是為了更了解她,是一種關心。
【讀后感】
01這本書把家庭作為一個系統(tǒng)來講,打破了我的認知,第一次知道原來家庭也可以作為一個診療對象。
02有的原生家庭能為自己助力,有的原生家庭只能拖后腿。比如范丞丞,因為有范冰冰這么一個娛樂圈當紅的姐姐,一出道就備受關注,時不時上熱搜。而張韶涵因為自己的奇葩父母被搞得在當紅的時候淡出娛樂圈,十年之后再次復出,剛剛有點人氣,老爹和舅舅又來作妖了。你說。怎么辦?
03作者對第一次進行家庭治療的會面,描述的很細致,寥寥幾句把這家人的外貌形態(tài)都貼切地描述出來了。
04一個家庭出現(xiàn)了克勞迪婭這種情況,家庭必然也是有一些不和諧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