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這日有人訂餐,時間是下午六點,奶奶做好燒麥打包放在門口,此時還差10分鐘六點。幾分鐘后,
娃爸問:'媽,做好了嗎?'。
奶奶說:‘早就做好了。’
娃爸說:‘媽你怎么不早說,都快到點了,我送過去也需要時間啊。真急人。’
奶奶停頓了一下,說:‘哎呀... 我也著急啊, 我這么辛苦,腰也疼了,你急躁啥啊。.bulabulabula...’
娃爸趕忙著急穿外衣,擺擺手示意別說了,急匆匆出門啦。
幾分鐘后,奶奶對我說:‘亞楠,你說媽媽是不說錯話了,你教教媽媽應(yīng)該怎樣說才對?’
(感受)我立刻心花怒放,(想法)奶奶你很有覺悟啊,開始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影響了自己的表達(dá)啦。(決定)我都掩飾不住自己洋溢著幸福的表情,說:‘媽媽,我理解你著急做飯很辛苦,但是他爸是說你告訴他晚了怕遲到,你說的是你如何辛苦如何不容易。你們兩個就根本沒說一回事啊。’
奶奶點點頭說:‘是的是的’。
我接著說:‘你試試用‘你句式’和‘我句式’來表達(dá),前者表達(dá)你對他的理解,后者表達(dá)自己。態(tài)度要和善而充滿母愛哦。’
接著我跟婆婆練習(xí)了幾遍,準(zhǔn)備一會娃爸回來說給他聽。奶奶好緊張,一直在練習(xí)。我呢,好奇的不能自已。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心快要跳出來啦,我比奶奶還緊張。
這時聽見娃爸鑰匙開門聲,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爸爸一進(jìn)門,扭頭邊關(guān)門邊說:‘媽,我路上想了一下,是我說話太著急啦...’沒等爸爸說完,只見奶奶從廚房里小跑出來,對著爸爸自顧自的就開始說(顯然她剛才在廚房沒聽到爸爸說的話)‘兒子,剛才你感到很著急,是因為媽媽做好燒麥沒有及時告訴你,你希望媽媽能及時告訴你以免送餐遲到。我感到很委屈,是因為你跟我說話的態(tài)度不好還要求那么高。其實我這么大年紀(jì)了,記性也不好,忘記了送餐也需要時間,以為在就餐時間前做好就可以了。我希望以后你能提醒媽媽要提前做好,這樣就避免大家著急了。
娃爸站在門口聽奶奶這一段話說完,呆若木雞,半天緩不過神兒來,然后是哽咽...
我想他跟我一樣激動吧。他的反應(yīng)也讓我和奶奶哽咽了...
工具
態(tài)度和善 ?我(你)信息(句式) ?積極暫停 ?愛的傳遞要到位
收獲
溝通的方式和動作比內(nèi)容更重要(陳薇老師微課所學(xué)),當(dāng)爸爸和奶奶帶著情緒一個埋怨一個抱怨時,沒有人會認(rèn)真傾聽對方。
我的改變影響了奶奶,她會主動請教,其實最感動的是我,價值感飆升。
爸爸出門送餐的這幾十分鐘里,雙方都做了暫停(可能不是積極的),回歸理性思考自己。
用我句式和你句式理解別人表達(dá)自己,沒有指責(zé)批評和嫌棄。建設(shè)比憤怒更有力量。是真切的力量感,第三方如我都能感受得到。
爸爸之所以哽咽,首先是被理解被尊重,其次是奶奶主動與他溝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去解決問題。前所未有。男兒有淚不輕彈啊,私人邏輯從改變感受開始。
家人和同事朋友都很愛吃奶奶做的燒麥,為了讓奶奶獲得價值感,我在‘回家吃飯’這個APP上為奶奶申請了當(dāng)家廚,讓更多的人嘗到奶奶做的家鄉(xiāng)美食。有很多人專門打電話來感謝奶奶讓自己在異鄉(xiāng)也能吃到家鄉(xiāng)的味道,奶奶在帶孫子的同事額外獲得了很多份來自陌生人的肯定,心情好的不得了。 每天燒麥都是限量版,在辛苦和價值感之間找到平衡。這也是PD告訴我的,每個人都因獲得價值感而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