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條,哪怕是別人的目光,哪怕是愛情。
? ? ? ? ? ? ? ? ? ? ? ? ? ? ? ? ? ? ? ---《成為簡奧斯汀》
《成為簡奧斯汀》是我無意中從一位德行高尚的女同僚那里聽來的,那時的我對于此類電影,僅僅停留在對《泰坦尼克號》的表面認知層次,以為愛情只是需要熱戀時的大雨如注與熱情磅礴,忘記了走過熱戀后的男女主角舍棄愛情的無奈,忘記了時代對不同階級的桎梏。
圖片發自簡書App
簡奧斯汀,一個絕然獨特的鄉紳女子,得天獨厚的外貌和舉手投注的自信贏得了公爵的求婚,但她拒絕了公爵的求婚,拒絕了一生的榮華富貴,原因僅僅是,婚姻需要愛情。
如今,我們將牛郎織女當做故事來講,把每一個節日當做情人節來過,卻把愛情當作了一束孤單的玫瑰。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在簡奧斯汀看來,愛情竟成為了婚姻無可或缺的部分,這在當時森嚴的階級觀念面前,無疑會成為時代精神的送喪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愛情面前,她義無反顧的選擇與他一同逃亡,過著衣食拮據的生活;但在那紙薄薄的信件中,Lefroy的離開使整個家族也陷入了泥潭,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家族雄厚的背景,是當今很多吊絲青年無病呻吟的緣由,但若Lefroy沒有這些所謂的榮華,他不會在后來苦苦掙扎,更不會遇見她這一生最愛的女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生,從來都在矛盾之中。
簡是一個情商極高的女人,不婚和小說寫作家使她成為了《傲慢與偏見》的作者,外面傅上一層極具神秘色彩的面紗。
而Lefroy,也成為了家族眾望所歸的大法官。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不能因為任何事物失去自我,因為一旦失去了自我,便是毀了自我。
若是愛情不使我們美好,我們便是愛情的送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