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聊天時鍵盤是否需要自動最小化的思考

之前做設計,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今天剛好在做直播頁功能優化。跟Ben少討論了一下輸入框的問題。我自然而然地認為由于輸入之后應該自動收起,以免用戶需要再次點擊才能收起鍵盤觀看視頻。


原創APP

Ben少提醒了我,我們現在用微信,由于發消息是免費的,加上心里著急,一般一句話我們會分好幾次輸入發送。在這樣的情景下,如果沒點擊一次發送鍵盤就最小化,用戶的內心估計是奔潰的。于是Ben少提議我可以去找回之前直播的記錄,看看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高不高。這是第一次這么正經地用數據說話,內心還是有點小激動。于是壓抑著內心那個小火花,問PM拿了兩段直播記錄來看。

發現這樣的規律:

1.由于我們是有送花的功能,而送花的紅色氣泡會讓有強迫癥的人忍不住去點擊它,于是一般一開始會出現齊刷刷的送花儀式;

2.上課的前十分鐘,老師都會稍微測試一下同事們能否同步聽到他的聲音,所以一般會讓同學在鍵盤輸入1、2這樣的數字表示聽到;

3.老師會在上課過程中提問一些問題,同學們會通過聊天內容輸入去回答老師,一般是連續的。


來自歡拓直播

通過觀看了多個直播記錄,我們發現,基本上沒有出現像微信這樣一句話分好幾次輸入的情況。一來很少有比較長的發言,二來由于學生的人數較多,所以基本上如果一發言,就會被其他人的發言頂上去,如果一句話分開好幾次來發送,就會變成“口吃”,那真是尷尬的狀態。

所以我們最后決定保留剛開始的,點擊完發送按鈕,就自動把鍵盤最小化,讓學生能夠繼續觀看直播視頻。而通過這次,我也發現即使是自身認為很正確的東西,如果沒有真實的數據支撐你的論據,還是會很蒼白無力。所以以后再做任何決定的時候,不妨多去找數據驗證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的設計變得更合理化,更貼近用戶本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