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于把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用來對比著看,這個習慣,我不清楚是好是壞,其實,每個人所受的教育,身處的境遇都不徑相同,這樣自主地人為對比,似乎對大家都不公平,可能站在我的角度來看,益大于弊。
說說我去年在昆明機場過安檢的時候遇到的一件小事吧,安檢被插隊,習已為常了。重點是一對東北老夫妻,老夫妻的年齡看上去跟我爸媽一般大,該是被尊敬的一代人,出門在外,遇到小矛盾,禮貌還是必須的,可是,那對老夫妻拖著一大堆行李……就這樣硬生生地把我擠到了后面,排我后面的大高個小伙子就喊道,不要插隊!那對老夫妻隨身攜帶的行李太多,安檢人員囑咐他們需要辦理托運,于是伯伯就去辦理托運手續了,留下阿姨繼續排在我前面,我輕聲細語地跟阿姨說,阿姨,您不能插隊。阿姨,上年紀了,有點耳背吧……過不一會兒,我們一隊人順利過了安檢。
我取安檢行李的時候,我又遇到了那位老阿姨,那位老阿姨指著我,跟他丈夫抱怨說,就是她!她居然指責我插隊!……老伯伯頓時氣急敗壞地開罵了,艸你大爺,你是誰啊!機場你家開的,管那么多事,你麻痹……我當時很淡定地取了行李,假裝沒聽見,默默地走開了。面對類似的口角之爭,我習慣耳不聽為清,何況我又是一個人,對方還是一對東北老夫妻,再說了,被罵幾句,又沒受傷流血,人身安全最重要。
但是,我始終想不明白,我只是禮貌性地說了老阿姨幾句,那位老伯伯有必要發那么大的火嗎?甚至把自己弄得如此難堪。
直到我聯系起最近遇到的另外一件小事,我恍然大悟。
那天,我趕早去醫院幫媽媽辦出院手續,一大清早,電梯里就擠滿了人,湊巧,擠進來一對老夫妻,丈夫就當著眾人的面開始埋怨他的妻子,你怎么回事啊,連女兒住的病房號都會記錯,明明是這里嘛!我說的沒錯吧……你是不是老年癡呆啊……跑到那邊去干什么,去女兒那晚了,看女兒怎么說你吧……那位老阿姨連連點頭,既不吭聲,也不發怒,面善,平靜……不一會兒,那對老夫妻就下了電梯。
就這么兩對老夫妻,在我認為,文化,教養,為人處世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自家顏面,那對東北老夫妻維護得滴水不漏,甚至過猶不及;而另一對老夫妻呢,丈夫一派大男子作風,唯恐旁人不知曉他在家中的地位,只重視自己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