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場:
【幕后合唱:
兄弟反目結怨恨,
一計未成一計生。
天策府如眼中釘,
拔去方能得安穩。
【舞臺一角,追光燈。李建成與李元吉密謀,臉露猙獰,追光燈暗。
【舞臺另一角,追光燈。內侍宣讀圣旨,李世民跪接。
內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突厥擾邊,朕命討伐。秦王征戰連年,勞苦功高,宜作休養。特詔齊王領軍掛帥,著調天策府尉遲恭、程咬金、秦瓊諸將及精兵隨同出征。欽此!”
李世民:臣領旨。(抬頭面露驚疑)
【追光燈暗。幕后合唱:
一道旨,驚雷震,
天策府群情激憤。
生死存亡需權衡,
幕后獨唱:
何去何從,何去何從難煞人。
【燈亮。天策府,夜。李世民居中坐,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一班文武排列兩旁。
尉遲恭:叫我跟著齊王去打仗,我是不去的。
程咬金: ?我也不去。
秦瓊: (站出,對秦王)殿下,秦瓊也不愿離開天策府。
李世民: (站起,無奈地)眾位將軍,我何嘗舍得你們,但此乃皇上圣旨。再說,一樣為大唐效力,又何分你我呢?
尉遲恭:唉,也不知道皇上給灌了什么迷魂湯,竟然要調天策府的兵馬。
程咬金: ?我看太子和齊王沒安什么好心,幾次三番陷害秦王和天策府的人,不如讓我老程的三板斧解決了他們,省得以后麻煩。
尉遲恭:老程這話正和我意,叫他們都靠邊站,讓我們秦王來坐天下好了。
李世民: (大驚)放肆!你們,你們怎可說出這樣的話來?
程咬金: ?怎么啦,一樣是皇帝的兒子,你為什么不能坐江山?
李世民: ?太子是我親兄長,元吉是我親兄弟,誰再胡言亂語,我定斬不饒!
程咬金: (小聲嘀咕)好,不說,不說。親兄長、親兄弟是沒錯,只不過是請你喝毒酒的親兄長和親兄弟。
李世民: (聽見氣得無語)你……
【秦瓊忙拉開程咬金。
長孫無忌:(對秦王)殿下,兩位將軍是心直口快,但也不無道理。只恐太子、齊王假公濟私,征調天策府諸將精兵,乃是為了奪取兵權。生死攸關,殿下不可不防。
李世民: ?無忌,你也這樣講嗎?
長孫無忌:殿下,(唱)
恕無忌直言呈肺腑,
太子齊王莫低估。
托辭借兵御外侮,
生死存亡天策府。
兵權旁落要起禍,
一旦有事怎防護。
殿下你一味心軟把親情顧,
需提防這親情藏刀把命誤。
李世民: ?這……(唱)
無忌他一番言語揭迷霧,
說得我無言以對心頭苦。
我也知兵權旁落非兒戲,
無奈是圣旨一道怎攔阻。
我也知征調大將與精兵,
恰好似挖空一座天策府。
看眼前危機重重已顯露,
何去何從,何去何從怎應付?
【家將持書信上。
家將: ? ?稟王爺,有人送來書信一封,專呈千歲。(呈上書信)
李世民: (接信看念)東宮王晊呈秦王千歲。(詫異地)東宮的人,送來書信做甚?
長孫無忌:王晊?(猛然想起)此人是房玄齡先生的摯友,此時送信定有要事相告,殿下快看看信中寫了什么。
【李世民拆信看,臉色漸變,拿信的手微微顫抖,眾人焦急關注。
長孫無忌:殿下,信上寫了什么?
【李世民無語,把信交給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看了臉色驟變。
長孫無忌:(邊看邊念)……太子、齊王合謀,借齊王出兵之際,邀秦王殿下踐行昆明池,伏兵斬殺。天策府調用諸將亦將悉數坑殺……
【眾人聽聞群情激憤。
尉遲恭:什么,要活埋老子,老子先宰了他!
程咬金: ?你們看,你們看,都殺到我們頭上來了。哼,想殺我老程,看我不拿三板斧劈了他們!
李世民: (心痛欲碎,喝止)統統給我住口,誰再說一個殺字,我先斬了他!
尉遲恭:(不服氣地)人家都殺到頭上了,難道還要我們等死不成?
程咬金: ?好,你們兄弟都要殺我們!
李世民: (難過地,無言以對)不,程將軍,我……
秦瓊: ?王爺,我們不能這樣坐以待斃啊。
長孫無忌:殿下,而今之計你要速下決斷。
李世民: ?決斷?什么決斷?
長孫無忌:先下手為強,除去太子和齊王。
李世民: (震驚地)不,不可以!
長孫無忌:太子與齊王已經對我們天策府磨刀霍霍,殿下,你再不下決心,后果不堪設想。
眾人: ? (一起懇求)殿下,動手吧,我們動手吧,動手吧……
【一片求懇聲中,李世民萬分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李世民:(唱)
一紙書一石擊起驚天浪,
似利劍刺透我胸膛。
同胞手足竟相殘,
幾次三番狠心腸。
眼中無淚意彷徨,
心中淚下數千行。
眾人催我做決斷,
天策府熊熊怒火高萬丈。
何人為我挽狂浪,
何人為我指迷航。
煮豆燃萁悲欲狂,
碎心裂肺斷肝腸。
【李世民心亂如麻,眾人催促。
眾人: ? ?王爺,不要猶豫了!殿下,動手吧!對,不要猶豫,動手吧……
李世民: (猛然想起)房玄齡謀略超群,杜如晦遇事能斷,若他們在此,定能為我指點迷津。
長孫無忌:殿下,你當真要聽他們的建議嗎?
李世民: (嘆氣)可惜他們不在天策府。
長孫無忌:我已經把他們請回來了。
李世民: (驚疑)沒有皇上準許,你……
長孫無忌:事急從權,殿下,你見不見他們?
李世民: (思考片刻)好,快請兩位先生。
【長孫無忌示意家將。
家將: ? ?有請房先生,杜先生。
【房玄齡、杜如晦著道袍上。
房玄齡: (唱)
著道袍,喬裝重回天策府,生死何顧?
杜如晦: (唱)
愿秦王,當機立斷掌乾坤,莫失莫誤。
房玄齡:(同聲)參見秦王千歲,千千歲。
杜如晦:(同聲)參見秦王千歲,千千歲。
李世民: ?兩位先生不要多禮。
長孫無忌:(把信給房玄齡)房先生,這是東宮王晊送來的密信。
房玄齡: (接信看,遞給杜如晦看,對秦王)殿下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 ?我,我想聽聽兩位先生的意見。
杜如晦: ?殿下真要聽我們的意見嗎?
李世民: ?請兩位先生賜教。
房玄齡: (與杜如晦對視一眼)先下手為強,剪除太子與齊王。
李世民: ?不!(一口否決,痛苦地)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杜如晦: ?太子、齊王與殿下結怨已深,幾次三番欲除殿下及天策府之人而后快。殿下若不先發制人,天策府必有滅頂之災。
李世民: ?骨肉相殘,悖逆人倫,古今之大不幸也。便是禍在旦夕,我,我也不能先發制人。還是……還是等他們先動手,我們再作道理如何?
房玄齡: ?太子有東宮的長林軍,齊王有王府兵,他們聯手,實力已不在天策府之下。要是等他們先動手,殿下,你看我們還有機會活命嗎?
李世民: ?這……但是,我總不能殺我的親兄弟啊。如此,天下人會唾罵我,后世之人會恥笑我。這,這是萬萬不能的啊!
房玄齡: (看杜如晦,再看秦王)殿下,容我們再說幾句不知進退的話。太子、齊王日夜想謀害殿下,一旦事變,殿下災禍臨頭,天策府眾人性命難保,就連殿下你拼了性命打下的大唐江山也前途堪憂。殿下,(唱) ?
太子齊王難容你,
殿下你還一味顧念手足情。
東宮宴上露殺機,
一杯毒酒你險送命。
借機掛帥奪兵權,
昆明池上有伏兵。
這殺機重重已分明,
他們劍拔弩張事必行。
殿下你縱然輕性命,
想一想天策府中眾豪英,
想一想出生入死眾將士,
想一想家國社稷和百姓。
良禽總向高枝棲,
人情誰不惜性命。
殿下你深思熟慮速決斷,
優柔寡斷要大禍臨。
杜如晦: ?殿下,處事有疑,非智也。臨難不決,非勇也。(唱)
如今是你死我活難兩立,
當機立斷莫遲疑。
昔日周公平管蔡,
殺的也是親兄弟。
依然是萬民愛戴萬民敬,
都只為功在社稷家國利。
殿下啊,當斷不斷反受亂,
事到臨頭不得已。
立即動手掌先機,
殺一個措手不及解危機。
尉遲恭:王爺千歲,你不愛惜自己的性命,不管大唐江山的前途,我們還要命呢。你不愿動手除掉太子和齊王,等著他們來殺我們,我情愿現在就去做土匪,不陪你等死了。
程咬金: ?好,老程我陪你去做土匪,反正我本來就是土匪。
長孫無忌:殿下,兩位將軍言雖粗俗,卻有道理。人情誰不惜死,若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斃,那我,我也跟著兩位將軍走了。
房玄齡:(同聲)那我們也走了。
杜如晦:(同聲)那我們也走了。
程咬金: ?好,大家都去做土匪!
李世民: ?無忌、尉遲將軍、程將軍、房先生,杜先生……你們,你們真的要離我而去嗎?
長孫無忌: 殿下,若不動手,天策府焉能保全?求殿下也為我小妹想一想,無忌求殿下了!(跪)
尉遲恭: 我尉遲恭從不求人,今天求秦王爺當機立斷,不要再猶豫了!(跪)
程咬金: ?還有我老程!(跪)
秦瓊: ?殿下,只要你一聲令下,秦瓊我愿意為天策府粉身碎骨、肝腦涂地!(跪)
房玄齡: ?殿下!(跪)
杜如晦: ?殿下!(跪)
【眾人一一下跪,李世民不知所措。
李世民: (思慮再三,痛下決心)也罷……是該如何先發制人呢?
【眾人相視,欣喜站起。
房玄齡: 伏兵玄武門。
李世民: 玄武門?
房玄齡: 玄武門守將常何是東宮之人,太子、齊王入皇宮必走玄武門,且毫無防備。我們策反常何,伏兵玄武門,一舉定乾坤!
李世民: 策反玄武門守將?
房玄齡: (點頭)對。
【眾人聚在一起商議。
【暗轉。
作者說:
其實我也以為李世民對皇權的企盼不是那么被動的。但是,我需要一個正面高尚無奈的形象。因為……阿花姐,你知道這個劇本是為你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