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春天來得晚,當煙雨江南花紅柳綠的時刻,這里還是春寒料峭,一片蕭瑟。北方的春天,總是要在清明以后,姍姍而來。此時江南,大概已是落紅滿地了。
喜歡春天,更喜歡春天的花開。
幾場春風以后,迎春就迫不及待地把花蕾掛上枝頭。接下來不久,一樹一樹,淡黃色的花朵就在枝頭姣姣俏俏地綻放。沒有葉子的點綴,那一片絢麗的黃色,就是春天的序幕,明凈,燦爛。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天,怎可少了桃花的點綴?《詩經》里有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艷麗的桃花,映紅了春水。若是成片的桃林,更是花團錦簇,燦若朝霞。邀一二老友,花下散步,憶往昔,說流年,如在畫中游。那粉紅的花瓣,會讓人心生愉悅,流連忘返。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杏花的美,并不妖嬈,就是那樣靜靜地開著。可是即使如此,那些紛紛擾擾的蜜蜂,也會不請自來。淺粉色,乳白色的花朵,在春天和煦的暖陽里,肆意綻放。如果來一場細雨,會平添一份詩情畫意。春雨微涼,風兒輕輕,“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杏花的香氣,淡而持久。難怪會有詩云“云薄月昏寒食夜,隔簾微雨杏花香”。
杏花落了,正是海棠花開的時候。潔白的花朵,碧綠的葉子,相互映襯,如一位未著粉黛的妙齡少女。那一種美,“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難怪瀟湘妃子有詩云:“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丁香花開的時候,遠遠的,未見花兒,香氣已經撲面而來。“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涎香”。淺紫色的丁香花,總會讓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里,那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于是,每一朵丁香花,都像蘊含著一個心結,在春天里等待有緣人來解。
牡丹花開的時候,也是春末,夏天未至。那些大朵大朵的花兒,在綠葉叢中,真是國色天香,雍容華貴。
春天的每一朵花,都是美的,那份美,總是讓人迷戀。想讓時間停留,停留在春天的花開時節。
待一朝春盡,落英繽紛,落紅成陣,那些曾經的明媚鮮艷,隨風而去,總是難免,有淡淡地傷感,在心底里徘徊。“流水落花春去也”,對于喜歡春天,喜歡花開的人,怎能不傷懷?雖不至于如林妹妹一般“愁緒滿懷無釋處”,但見落花,仍會感嘆。在那些青春如花的年歲,以為人生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漫無邊際地做夢,可以任意揮灑。時過境遷,青春已是過去時,落花時節,感概歲月的匆匆,“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一如花開花落。
古人云:“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真正愛花的人,不會去折花,會真正的惜花,護花。想到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珍惜擁有。
“惜春長怕花開早”,春剛至,各種各樣的花兒正在陸續綻放。風且住,讓花兒慢慢地開,緩緩地落。愛花的人,不必傷感,放慢腳步,慢慢地欣賞,不急不緩,珍惜每一個花開燦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