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機徹底完蛋,茶水不進,再也充不進電了,到最后自動關機,再也不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時好時壞。有時充電很快,有時很慢,但總是耗電很快,早上滿滿的,中午就只剩30%了;再充滿,到晚上還是所剩無幾。
誰知道充的電都到哪兒去了?
來如墻倒,突然發病的手機,在此之前還是有一些征兆的。系統出現一些紊亂,像大病之前的老人,不是拼命“加載桌面”,轉圈轉得頭暈,就是打開文件的速度神慢,然后就耐心地等,手機喘著氣,我也氣著喘。
然后就是充電,有好幾次提醒“手機溫度低,請禁止充電”,當時感到好笑,大熱天,說胡話。現在想來,那是手機高燒之后的癥狀,想必是疾病從腠理到肌膚,再到腸胃,現在恐怕是到骨髓了。
也難怪,大約是去年的夏天買的,比現在還晚點的時候,好像是七月底。也流行了一下,當了一回敗家的老爺們,從網上淘了這款手機,性價比還是不錯的,說白了,便宜。這也許是現在手機生病的根源吧。
一直以為,手機的功能就是接打電話,正像老師的作用是教書育人一樣。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簡單,一直比較喜歡簡單。
幾乎大家都有手機的時候,環顧左右,無奈地口袋里也別一個黑白世界,通常是不會拿出來的;當別人從黑白到彩屏,最后人們都智能4G的時候,我也就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
自從換了智能手機,慢慢地也接觸了手機的一些新功能。什么微信呀,悅動呀,簡書呀。業余時間也漸漸地被手機占據。只要一有空,心里就惦記著手機,不由自主地拿起它,手指的揮舞間,朋友圈,訂閱號,看到紅點總想點開看看。
原來的手機,一周打不了幾個電話。平時里頂多充當手表和鬧鈴使用。人和機彼此親密有間,人做人的事,機干機的活,各司其職,相處安好。
現在是手機智能人漸無能,海量的資訊鋪天蓋地,各類信息應接不暇。人被動地接受一些無用的內容,彈指間,日子灰飛煙滅。人離不開手機,手機離不開手,天南海北,田間地頭,有人的地方就有手機。
每時每刻,手機進行著不間斷的工作,長時間的勞累,沒有節假日。白天黑夜,加班加點,手機的身體每況愈下,生命周期大幅縮短。原來一周充一次電,現在是要經常充電,日充是必不可少,還有的干脆就連在充電寶上,像是掛著營養液的病人。
手機占據著人們的生活,人們也越來越離不開功能強大的手機。然而這次,我的手機罷工了,它也不干了,病已入膏肓。然而當地沒有售后服務點,回原廠住院大修,那簡直是一定的。
聯系了客服,住院手續辦理得很順利。還在一年保修期內,居然又找到去年寄來時的包裝盒,用泡沫皮裹好,放入那個狹小的盒子內,它便安靜了。
順便附上了病歷說明,介紹了手機最近種種跡象和表現,送給快遞,它便到大城市住院看病去了,沿著高速,和其他包裹一道。
沒有了智能手機,手機卡還在,找出早已退休的小手機,那還是2G的卡槽,比升級后現在4G的大,又到手機店里幾塊錢買了一個卡托,放置在小手機里,充上電,依然管用。
沒有智能手機的日子,人倒是更有時間了。開始還有點不習慣,還想用手去滑動,小小的屏幕,印有abc的鍵盤,提醒我手機就是手機,沒有短信,沒有微信,也沒有朋友圈。
沒有了智能手機,似乎更有自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紙質的書還是那么潔白入眼,窗外的天空還是藍色的,偶爾也會有幾片漂浮的云,路旁的小花小草竟然還在,飯前飯后幫著家人動動手也是那么快樂。
生活,不僅僅只有手機,還有清風明月;手機,也僅僅是通訊工具,不是玩具。
生病的手機,就讓它安心地住院去吧。不想問它的歸期,去的盡管去吧,日夜不停的忙碌,它是太累了,也該歇歇了。
幾天后,回去住院的手機有消息了,安全到達目的地之后,全身磁共振加CT,維修人員也沒有說為什么,只是答應檢查維修,然后就掛了電話,沒有了音訊。
倒是有點擔心手機了,不知在遠方的醫院里手機在經歷著什么,是開膛還是剖肚,是換腎還是換心臟,不得而知,反正進去了,只能任憑擺布罷了,嗚呼,哀哉!
也許是明天,住院的手機又要出院,翻山越嶺千里迢迢地還會回到我的身邊,我仍要裝上那張4G的卡,開始它的工作,不知能否正常工作。
但可以肯定的是,手機將要恢復手機的功能,偶爾打個電話,發個信息,千萬別累著它,否則下次生病住院的不一定是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