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佛學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錯。學佛之人常常會陷入”虛無主義“,有執就是不明。執著于世界的虛幻,和認為世界是物質,是五十步笑百步沒什么兩樣。

經典二: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明非常命。

維特特根斯坦:對于不可言說者,保持沉默。

可見,語言這東西,只是個符號工具,詞不達意,意未窮也。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空,空---色,這是一個辯證的異化。譬如,大地生產食物, 人吃食物,人死后被蛆蟲吃掉,蛆被大地消解,化為營養。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一老僧問他的弟子:你看我臉上有個什么字?小沙彌看了半晌,搖頭。老僧幽幽的說:是個”苦“字。(雙眼+鼻子+嘴)

世界是立體的,而佛說:你只要保持”不動心”,那世界就是一張白紙。不是嗎?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無限大/無限小,這世界多奇妙。只有人身處期間。人是萬物的尺度嗎?或萬物是人的尺度。我不知道佛有此覺悟時該是何種心境,在我看來。那一刻,整個世界在他心里靜如處子,無限可愛。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這是佛說的嗎?扯淡!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這也是佛說的嗎?該是老子五千字真言的變種吧?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教在中土推行時的急速法門。那些心中需要佛像的善男信女們對此句銘記。也好。不殺,也是一種福德。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大師之言。神秀大師說“人是世界的鏡子,只有‘勤拂拭’方能‘心無塵礙’”。而惠能不以為然。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帶有悲劇色彩的英雄主義普世價值觀念。可敬可畏,難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