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自己在春節(jié)從來都是在吃喝睡中度過。今天我決定給新年定一個調(diào)子,將自己從葛優(yōu)癱中拯救出來。新年第一篇的主題是:2016年教會我的事——堅持。
說起堅持,我腦海中第一反應(yīng)是舒婷《致橡樹》中的最后一句話:
堅貞就在這里: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意識到自己頭腦中迅速出現(xiàn)的這個鏈接,我又一次察覺自己的“思維堅持”:將生活細節(jié)統(tǒng)統(tǒng)嵌入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飄忽不定的自由狀態(tài),追求美與和諧的存在......我這么說的原因是因為,正坐在我對面看視頻的王先生說起“堅持”來,絕不會以一首愛情詩句作引子。他大概會想到“打破門牙活血吞”,其代表的是另一類更加踏實、接底氣的生活態(tài)度。
我的這種堅持,有人會非常喜歡,覺得這是“文藝范兒”、“有情趣”、“體現(xiàn)生活品質(zhì)”。有人會非常反感,覺得這非常“矯情”、“不切實際”、“簡直就是作死的節(jié)奏”。至少我娘親就曾不止一次地批評我這類人是“文學(xué)作品看多了才出現(xiàn)了幻覺”。這誰對誰錯、孰優(yōu)孰劣并不在我今天討論的范圍之內(nèi)。我想說的是堅持本身。
舒婷用木棉樹對橡樹的意向作比,講的是愛并非只有纏綿悱惻,還有愛他的理想,鼓勵他去追夢。這當(dāng)然是愛情最理想的境界。在古代,這叫做琴瑟在御。在現(xiàn)代,這叫做三觀一致有共鳴。如果將對他者的愛用于自愛也同樣言之成理。這就變成了“愛我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初看上去,堅持很容易做到。堅持包含的絕大部分內(nèi)容是做出選擇后的大量重復(fù)練習(xí)。比如從做飯的變成米其林三星大廚,從鸚鵡學(xué)舌變成語言專家,從畫雞蛋的學(xué)徒變成藝術(shù)大師......所有牛逼的人都會走過一段長長的路,這條路就叫做堅持,只是媒體報道或是后世評論通常將這一段時間最長、耗力最多的過程用“經(jīng)過多年努力”一筆帶過。
家人常批評我說干什么事情都三分鐘熱情,即是做事不乏激情,卻少了堅持。非常汗顏地說,我的確涉獵過很多領(lǐng)域,但絕大部分都停留于表面,根本沒有深入。讀到這里,也許你會說,那就堅持吧。是的,我的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開始用強制手段讓自己學(xué)會堅持。比如開這個公眾號,我給自己規(guī)定每周至少更新一篇文章。時隔十幾年,我竟然主動完成高中語文老師規(guī)定的“周記”,這對過去的我簡直是一種赤裸裸的背叛。這大概是因為我站在20幾歲的尾巴上,突然有一種焦慮,這種焦慮叫“我害怕自己這輩子一事無成,什么也沒留下”。
堅持就像是長跑,但在堅持之前,還有一個關(guān)鍵步驟,它并不比“熟能生巧”的堅持要來得不那么重要。事實上,它更能決定堅持的品質(zhì)和結(jié)果。那就是要堅持什么?
固執(zhí)己見,覺得自己特殊而正確,這往往會落入陷阱。不過每一人又注定不同。基因和境遇無時無刻不在塑造一個人,而這種塑造不是直線變化,而是螺旋前進,同時還受到周圍場域能量的影響。因此,與其問該堅持什么,不如問自己內(nèi)在成長的方向是什么;不如問自己渴望是誰,而成為這個“誰”究竟可以從原始基因和后天境遇那里得到多少支持;不如問自己是誰,來這個世界的使命是什么。
西方基督教文化教導(dǎo)我們,追隨你內(nèi)心的召喚。東方文化早就說過,樂天知命。這種召喚或是天命從來都不簡單。尤其身處信息碎片化的這個時代,每天都有無數(shù)聲音瞬間抵達我們的耳朵。如此一來,你該怎么用內(nèi)在的耳朵來聽見你的使命?
19世紀英國大才子王爾德說過,只有淺薄的人才認識自己。我想這位天才看到自己的劇作《無足輕重的女人》引起轟動的時候,絕不會想到幾年后會寫下《自深深處》這部書信集。像王爾德一樣,你在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斷推翻過去對自己的認識,然后為自己的“出格”想法和行為配上一句“原來我還可以這樣”。你看,知道自己是誰真的很難。
沒那么糟糕的是,所有的人和事都對你認識自己頗有幫助。命運之神非常慷慨,他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是誰。比如,我的2016原本平淡無奇。在王先生出國后,我自己一人往返于工作地點和家庭住址。剛開始,我感到生活多了不少空閑時間:我不用著急下班回家,不用擔(dān)心我想去看電影而他想在家喝茶,不用想去博物館而最后被叫停。突然之間,我可以不用報告去做很多事。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我不斷印證著開篇關(guān)于自己的淺薄認識:我喜歡將生活的的細節(jié)都嵌入美與和諧中(當(dāng)然,這種美與和諧的標準是非常主觀的)。不管這種追求是吸引人還是讓人心生厭惡,這種“作死的節(jié)奏”是無法阻止的;我對自己真的毫無辦法。在試圖隱藏自己這種特質(zhì)、將自己往更“靠譜”的路上引導(dǎo)很長一段時間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如果說長久以來自己還對某個領(lǐng)域有著“孜孜不倦的堅持”的話,那即是它了。這就是我。
從我的角度來說,自己無論如何也抹不掉的特點,就該將其納入“堅持”的范圍之內(nèi),因為其中蘊含的內(nèi)在能量強大到你不得不去正視它,將其為我所用。
這已經(jīng)說到了下一層我想表達的意思,那就是如何找到你的堅持。我想,核心就是觀察自己。現(xiàn)在,你靜靜地讀我的文章,也許對比自己正在思考著,也許就只是瀏覽而已。如果你想從閱讀這篇文章中收獲點什么,我建議你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你知道自己做什么可以不計成本、全情投入嗎?
你知道什么人和事,不知為什么,總是可以打動你嗎?
你知道如何讓自己快樂,絕不摻雜任何虛偽做作嗎?(千萬小心,有時你的虛偽是如此高明,以至于連自己都瞞過了)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回答這三個問題,而即使回答出來了也沒什么值得驕傲。試著認識自己,對一己堅持不斷修正,主動讓自己回應(yīng)某種召喚,無限接近某種天命歸路,這是人一輩子的功課。而令人氣憤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變化......
有人會說,這太難了,要不就別堅持了。但不堅持會將你導(dǎo)向另一條更艱難的路。你隨波逐流,放任別人來對你指指點點,將獨一無二的你淪為奴隸或是復(fù)制品:你在出賣自己。你的不堅持將最終導(dǎo)致你完全錯過了你的綻放。
又有人說,別去找什么了,順其自然吧。這確實是非常棒的方式。事實上,這簡直就是“捷徑”!不過,“順其自然”背后蘊含的是巨大智慧,因為首先你得認識什么是“自然”,其次你得知道如何去“順”。說出或聽見這句話的時候,你具備這種智慧了嗎?
所有人都會說堅持重要,但它并不為絕大多數(shù)人看好。翻看大師級人物的傳記,不管他們從事什么領(lǐng)域,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最后都走到了同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叫做“只有我自己”。這些人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他們各自獨立,清冷孤寂。不過,如果你站在離他們幾萬光年以外的地球上看,你會為他們堅持的位置而慶祝,因為星輝照耀的黑夜有著無法言說的美與和諧。
寫到這里,我會心一笑,原來我為自己“作死的節(jié)奏”找到了絕佳的理由和安慰劑。
感謝2016年讓我發(fā)現(xiàn)“原來我還可以這樣”的人和事,是你們促成了我以上的思考。新年伊始,祝愿所有人都遇到堅持!群星閃耀之時,美與和諧并存,堅持的意義莫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