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
據說法學連續五年被評為最沒用專業,然而我并不這么認為。前不久,我還寫了篇文章《高考志愿填報:選擇法學的五大理由》,推薦大家去學法。而且我給今年參加高考的表侄女也安利了法學專業。可見,我是真心覺得法學專業好,學法律有用。那么,具體有哪些瞬間會讓我們覺得學法律好有用呢?
1.法律解決了困擾中國男友多年的終極煩惱。
眾所周知,老媽和女友同時落水,距離一樣,且都不會游泳,先救媽還是先救女友,是中國女友最愛問,中國男友最頭疼的問題。一個是生你養你的母親,一個也許是今生摯愛,從情感上來說,讓誰不得救都舍不得,還真是兩難。
雖然從情感上難以抉擇,但是法律卻毫不糾結地給出了唯一正確的答案:先救媽!因為你與你媽的在法律上的母子關系,讓你在老媽落水有生命危險時有了救助義務。如果不先救媽導致其喪生,你的行為將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所以當然先救媽了。先救女友的話,也許就失去了老媽,而且還要落得坐牢的下場,他日出來女友也不是你的了。“賠了女友又折媽”,具備完全刑事責任的人都不會這么做吧?
學了法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不知道該先救誰了!
當然以上帶有調侃性質。生命同樣可貴,都應該被尊重。
2.學法律讓你在親友同學間刷足存在感。
自從學了法律,七八姑八大姨及各路未曾謀面的遠房親戚,遇到可能跟法律沾邊的問題都跑來問你。失聯多年的老同學們遇到糾紛也紛紛上線了:“最近跟老公離了個婚,怎樣才能多分點家產?”“在外做不正當生意被刑事立案了,怎樣才能被判輕點?”大到關乎生命和自由的事情,小到早上一只雞被鄰居偷怎么要回來,你都可能被咨詢。
從前毫不起眼,聚會總是被忘記叫的你,從未像現在這樣被世界呼喚過。如果你是一名律師,當被咨詢法律問題時,你可能內心為不能打開秒表計費而抓狂。“我們貴著呢!”(請自動腦補馨爺“我們白著呢”的表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學了法律,讓我們刷足存在感,甚至會有被這個社會需要的感覺。
3.學法律能防止我們因掉進錢眼里而失足。
大家都知道,最能賺錢的方法都被寫進《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以及第六章第七、八、九節涉黃、涉毒犯罪里了。但這些錢賺不得,要坐牢甚至是送命的!
讀大學的時候,老師總說我們學法律的人都比較膽小。其實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學法律的人都比較謹慎。學了法律,你會更清楚哪些紅線是絕對不能碰的,然后避開那些犯罪手段,合法致富。當然,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學法律永遠致不了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你會更有敬畏感和畏懼之心,不敢“失足”。
4. 學法律的人不會成為下一個王寶強!
寶寶離婚事件最近鬧得沸沸揚揚,一石激起千層浪。自媒體圈炸鍋了,法律人前赴后繼地自愿加入寶寶智囊團,不遺余力地為其守護財產出謀劃策。《婚姻法》360度無死角地分析完之后,一向高冷、為公眾所陌生的《國際私法》也閃亮登場。法律人們為寶寶的家產操碎了心,堪比為自己的離婚當事人爭家產的努力程度!
看到大家都這么專業這么上心,我終于放心了,法律人不會成為下一個王寶強!因為大家都太懂如何有效防范自己的財產了。不說離婚時讓對方連條內褲都分不到,至少能保住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
5. 學了法律才知道“一事不再罰”!
有次,某小伙伴的車忘記年檢了,開在路上被交警蜀黍開了罰單。后來在路上,他又被另一名交警蜀黍攔下。還好這位小伙伴是學法律的,他趕緊跟蜀黍說:“我已經被處理過了,一事不再罰的!”看到交警蜀黍呆住的表情,他覺得自己的法律沒白學。
這里先給大家解釋下什么是一事不再罰。“一事不再罰”是行政法上的一個原則,指的是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罰款。
當時我如果在場,一定要沖上去給這位小伙伴點贊。能做到將法律學以致用,確實沒白學。雖然違法不應受到肯定,但是他的不讓自己的一個行為被重復處罰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該被肯定。
6. 學法律能讓你在熱點事件中保持理性。
每次熱點事件出來,輿論場鬧得紛紛揚揚,很多時候網友全憑自己的一貫立場站隊,有時甚至毫無理性可言。營銷號為了博人眼球趁機造謠,謠言漫天飛,讓原本就已模糊不清的真相更加迷失。有時候當真相終于浮出水面,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們早已認定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實才是真相。
出現熱點事件時,那些理性的法律人的聲音,就仿佛渾濁的輿論場的一股清流。不跟風、不盲從,用法律的眼光冷靜分析事件始末,不為“輿論審判”“民意裹挾司法”助力。也許做不到讓輿論回歸理性探討的正軌,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轉輿論走偏的趨勢。這就是學法律對我們自己看待問題、對這個社會的輿論走向的用處。
結 ?語
由于腦洞不開、見識有限,暫時能想到的學法律有用瞬間就只有上述六個。
手機前的你,是否有哪些瞬間讓你覺得學法律好有用?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