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內容:第七章 從龍成為人
1
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能量體向外發出連接,如果連接被看見、被回應,能量體會變明亮,變成生命力和善意;如果連接被忽略、無回應,能量體會變黑暗,變成破壞力和惡意。
而決定這一切的看見與回應就是愛。
那么,如此重要的愛我們只能從他人處獲得嗎?是否被照亮內心、被療愈的可能性只能由他人決定嗎?
不是的。作為一個能量體,我們可以照亮自己。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瑞秋對黑暗騎士說:“你內心深處如何并不重要,你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是誰。”
是的,即使你曾經被忽視,甚至被傷害,你的內心千瘡百孔,黑暗的力量蠢蠢欲動,可是當你的內心有意識地選擇愛、選擇生時,你就照亮了自己。
即使有來自外部的強烈的愛,也需要你敞開內心去接受,才能發生作用。
所以,轉變的根本原因是你。你如何選擇,決定了最終你是誰。
2
韓劇《聽見你的聲音》就為我們展現了不同選擇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人生。
故事中的反派閔俊國有一個清貧但幸福的家庭。然而妻子卻因罹患心臟疾病需要換心才能延續生命。為了給妻子做手術,閔俊國不分晝夜地工作,終于攢夠了錢,就在他滿懷能夠救活妻子的希望去到醫院時,卻被通知那顆心臟不適合他的妻子,已經移植給了其他人。沒有獲得心臟移植的妻子很快去世了。
此時閔俊國面對第一次選擇:A、承受妻子去世的悲痛,好好生活,承擔起照顧母親和兒子的責任;B、被心中的憤怒吞沒,傷害沒能救活妻子的醫院和醫生。
他選擇了B,因此被關進監獄。在他入獄期間,母親和兒子因為無人贍養,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凍死在路邊。
閔俊國出獄后面對第二次選擇:A、承認母親和孩子去世是由自己第一次選擇造成的,懺悔、改過,開始新的生活;B、將罪責歸咎到別人身上,為妻子、母親和兒子報仇。
他選擇了B,殺死了用一篇對醫院有利的報道為自己的妻子換取到心臟的,男主角修夏的父親。
謀殺罪行被揭露后,在法庭上,閔俊國面臨第三次選擇:A、承認罪行,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獲得救贖;B、將被揭露的憤怒轉嫁到證人身上。
他選擇了B,在法庭上暴怒,試圖殺死作為證人的女主角彗星,被制止后威脅出獄后要殺死她。
出獄后,閔俊國面臨第四次選擇:A:忘記過往,重新開始生活;B、繼續向修夏和彗星報復。
他選擇了B,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到別人身上,任憑自己在受害者的臆想中越陷越深。
復仇中途,他也曾得到過來自他人的溫暖和幫助,獲得了內心被照亮的機會,可是他選擇關閉內心,殺害了兩個幫助過他的人,在惡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與他相反,男主角修夏親眼目睹了父親被閔俊國殺害的全過程,可是他心中有愛,有想要守護彗星的心意,所以時時記住彗星跟他的約定:“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也好、冤枉也好,在你決定殺人的一剎那,所有的理由就都消失了,在那一刻你就變成了魔鬼。不管怎樣,一定不要讓自己變成魔鬼。”在每一次選擇時都守住底線,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由一個個選擇堆砌而成,一念成魔,一念成人。
3
每個人的心中都蘊藏著無窮的能量,能量的展開與發展過程極為復雜,外力可以引導,卻無法決定最終走向。只有我們自己能夠體察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知道內心的恐懼與黑暗,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戰勝自己,完成轉化。
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誰。
對于如何正視自己的內心,武志紅老師給出兩個方法:
1、在現實世界展開你的心,將難以觀察的內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就如同將電影膠片投射到了屏幕上,這樣你才能觀察到你的心是怎樣的;
2、深入認識你自己,特別是那些讓你恐懼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會認為是外部世界讓你恐懼,最后你會發現你真正恐懼的是自己的內在。
這個過程的關鍵是觸碰內心的黑暗與痛苦,觸碰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別人的痛苦,觸碰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納別人的黑暗。當真正觸碰到時會發現痛苦中有饋贈,而黑暗即是力量和生命。
無需期待歲月有神啟,真正的救世主就是我們自己。
敞開內心,接受愛,享受美好,我們就是自己的太陽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