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別人的歌會有許多感慨,一時間心里涌起許多的迫不及待,平息了戀戀風塵才知道,那些曾經擁有卻不是愛。”
五月的江南,伴隨著綠樹紅花肆意盎然,空氣已然微微燥熱,最高溫可達三十度,許多年輕人甚至小孩已經開始著短袖出門。
五一,我回家會友,朋友跟我說有對同學要結婚,我心中毫無波瀾,因為早聽到他們在一起的小道消息,穩穩當當的談,雙方家庭實力也很匹配,結婚是遲早的事。
直到一星期后,一個熟悉的頭像出現在微信申請里,因為圈地孤單了許久,連手機都懶得翻看,從申請加好友到我看到已經過去了四五個小時,一時有點慌張的我,知道這個微信申請的含義:
知道這是一個婚禮新郎方面的邀請,
知道這是一個不用改備注名我也熟悉的人,
知道這是一個中學時期坐在我右后方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數學不錯英語很爛會在課桌上用鉛筆畫地圖的同學,
知道這是一個經不起玩笑會翻臉的黑黑高高的熊,
知道這是一個會看我噴西瓜霜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會提溜我衣領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嘲笑我不知道田雞是牛蛙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單戀我隔壁美女班長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喜歡跟美女班長討論數學題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與鄰座圍成一圈講笑話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電子英語詞典里存了不可描述的東西慷慨借給女生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高中畢業后還給我留言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大學離我三公里遠卻不曾約見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個和留學在外的另一個女同學戀愛的男生,
知道這是一段同學以上,朋友未滿的朦朧感情,不自覺的打電話給朋友確認婚禮何時舉辦,我有沒有時間準備準備,捯飭捯飭,想去又不敢去,不滿意現在的自己,卻又好奇別人幸福的秘密。
朋友告訴我婚禮在十天后,我稍稍放松恍惚緊繃錯亂的神經,覺得這十天可以養足精神,瘦瘦身什么的,畢竟他們人緣不錯,應該會請一兩桌高中同學,同學會的場面也是同樣的期待、恐懼。
然后我終于接受了好友申請,然后形式化的發了祝福語,不是打招呼,不是假裝不認識套路一番。
“恭喜啊!”
“謝謝來哇”
一個文藝青年,情感常常是細膩、敏感、脆弱、爛漫的,寥寥數字,已然足以泛起波瀾,我很驚詫這樣的口語化的邀請,就像是昨天才分別的情景,九年沒聯系的人,好像一直沒變,他還記得有個同學,有個值得邀請分享喜悅的人,我覺得這個邀請好像對得起這數年恍惚間產生的小惦記,這世間太多的相遇,最珍貴的不過是我記得你,你也會想到我,不是愛情的情誼。
感慨萬千,萬千感慨之后,我不出意外的在這十天里毫無作為,但是期待感頗增,甚至已經開始想因為現在短發,當天得去吹下頭發,精神些。
終于,這天還是來了,10:00跟另一個朋友約在商場見面,吃飯聊人生。本來約12:00,結果大家都不靠譜的12:40左右碰面,在餐廳門口排隊時狂侃了一通,互相傾訴近況、煩惱、新發現、好心情,14:00左右吃完轉移到咖啡廳,朋友開始兼職工作,我們各自仿佛一時把話說盡了,略尷尬的各自玩著電腦、手機,婚禮17:38開始,我掐指一算,最多在咖啡廳坐到15:30。于是絮絮叨叨,點了杯飲料,找了個理發店,就跟朋友暫別了。
然而傲嬌的理發店,臨時吹個頭發都插不了隊,轉念一想,剛才進商場時,差點把我拉住的化妝柜小妹,我想吹不了頭發,那就化化妝,編個頭發,稍微精神點,在去商場主樓的路上,還在幾家衣飾店瞎晃悠了會兒,因為朋友的嫌棄,讓我對衣服也沒啥自信,16:00左右我終于找到那個化妝柜,不管會不會被坑,我要搶救一下我的臉,走一個短平快而不甚精致的裸妝,遮掉近期冒出的痘痘、慘不忍睹的黑眼圈,然后在頭發一邊編上簡易到毫無心機的麻花,用不對稱感掩蓋圓潤的臉部弧線,經過一番粉飾,大約16:25。
我心里又想,還是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衣服吧,于是調轉方向,用手扶梯直奔4樓,找到比較喜歡的日系品牌店,走過一圈,看到一件里面墨綠吊帶,外面白色蕾絲罩衫的套裝,這些年的購物經驗告訴我,模特展示的衣服更值得被擁有,本來不是很起眼但是一眼不忘又似曾相識的感覺(買東西前總是會在腦海里勾畫一個模糊的藍圖),大概就是你要的。然后我迅速要求試穿,效果也得到了朋友們在線的贊賞、認可,于是我火速買單,出商場的時候大概16:50。從不遲到的我,還沒有徹底用車速思維思考的我,十分慌張,滑稽的大步快走,而大大的太陽竟然伴著大大的風,一時間,凌亂感難以形容。
找到車后,我又開始火速漂移,焦急的仿佛新郎一般。
17:16抵達酒店地下車庫,所幸沒有遲到,朋友沒到,我收拾手頭的東西,拿出現金和紅包,親筆寫下祝福語和名字,遺憾的是沒有寫的很好,裝好紅包,我猶豫了一會兒,朋友依然沒到,于是勇敢的一個人上樓去了。
酒店比較中高端,宴會廳迎賓處布置的十分清雅,主打西式的格調,但中國小年輕的婚禮向來都是中西結合,而中式的婚俗著實讓人熱鬧又尷尬,比如收份子錢,這是我頭一次見,進門不是先迎賓而是先登記紅包且當面清點,兩個老阿姨好像是多年的專職會計般敬業,我偷看了一眼花名冊,許多同齡人至少出1000,我計算了一下,因為自己結婚遙遙無期而且不會請他們,所以不必打腫臉充胖子,800就800,我們差不多就800塊的關系,即使我對你有好感。如果你知道無心讓喜歡你的人來看你幸福的樣子,還賠笑送錢,難道不會微微心酸嗎?
尷尬的登記后,我徑直走到新人面前,客氣的寒暄,現在想來有點大腦短路,我沒有夸新娘漂亮,新郎精神,只是對新娘說“你好高啊……”,仿佛溢美之詞對于刻薄的我來說實在難以開口,庫存有限,比祝福更多的可能是心里的一點小酸楚。
看到還有攝影師在跟拍,我就閃過去,到宴會廳轉悠,廳里稀稀拉拉沒多少人,于是又轉出來看看座次表,看來看去,看來看去,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可是偏偏看不到自己,最后回到最前邊,看到一個熟悉的代號——17桌“高中同學”,親切又實際的概括,所幸其他兩位女同學也屬此列,后來發現一桌同學,尤其是男生,還是比較要好的,是不是我們的名字早已心里有數,不用一一列出,雖然一字帶過,但是共同的回憶抹不掉。
18:00左右,儀式開始前,新郎來到我們這桌,和大家寒暄,不知道他跟其他幾個男生近期有沒有來往,只是回憶參加其他人婚禮的事情,我目光閃爍,靜靜地聽他們掰扯。后來是儀式結束后挨桌敬酒,新郎走個馬虎的過場,沒有對視。最后一次是男生們起哄,叫他單獨來喝一杯,感覺像是同學會的慶功酒,這一次很認真的喝了半杯,挨個碰了杯,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我不知道自己是多么走樣,短短的頭發圓圓的臉,蕾絲罩衫墨綠裙,拘謹的微笑,微駝的脖頸,沒有首飾的清貧,這一眼大概只有0.2秒,我的心也沒有撲通撲通,再如何這些年都在酒中,一飲而盡,一笑而過。
其實,他又何嘗不是拘謹。
儀式上,他走路的姿勢有種說不出來的別扭,衣服不甚合身,站著的時候背是微駝的,新娘是可愛的公主風,他們一起還真像是“美女與野獸”,挽著新娘從T臺這頭走向那頭,更加的不自然,倒像是天使挽著一個“病號”,甚是好笑。
酒過三巡,與同學一一告別,各自回家去。
深夜,我又不禁想起那些年在網上的稀稀拉拉的留言,忍不住再去翻看,不忍直視的非主流QQ空間和稍微正常點的校內絮絮叨叨的日常,我這個笨蛋,到底是多么耿直、哀傷的文字,耗盡了一個又一個可能存在的好感。
第二天清晨,我還是沒忍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訴了閨蜜,還好她善良的開導我說,這種喜歡很正常,這不是愛情,我也覺得動情不深,但是真有點動情的意思。缺愛的人似乎都有些通病,容易把普通朋友的關注放大,覺得自己對別人來說很特別,其實只是沒有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自欺欺人,人家其實對別人都很好,并不只對你好。我們早年被灌輸太多不準早戀,不準這,不準那,似乎早早扼殺了坦坦蕩蕩愛人的能力,反而變成暗戳戳的喜歡就覺得十分羞恥,我怎么誰都喜歡,不喜歡的人我不答話,說得上話的人都有點好感,另一面,更加卑微的想著自己不好,不配擁有愛情,不知道何時才能幸福?
經過朋友的一番開導,我們達成了以下幾點共識:
1.正視你的情感,有好感不一定是愛情,朋友之間也可以;也許以后也會喜歡這類男生,但是愛情一定有回聲,濺出讓你聽得見的水花;
2.平視你周圍的人,無論他成功落魄,喜悅還是羞澀,褪去外界的光環和自己的保護色,誰不是一日三餐,一覺天亮,水平有高低,興致有雅俗,回歸到人本身,別人沒有高看你,瞧不起你,你為什么要暗地里分出排名,把自己放到最低?不卑不亢,是一個女生最值得被肯定的得體;
3.把自己變成一個積極主動的發光體,美好的東西自然被你吸引,記住你穿高跟踩出的自信,你化妝后無畏的坦蕩,你換上衣裙后像施了魔法般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