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的人,貧窮的人

看過很多快離開人世的人在總結自己一生的時候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勇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在渾渾噩噩和忙忙碌碌中度過的,就是說大多數的人生都是被設計了的,從一出生就好像生命中有一條線在牽著他而始終無法擺脫這個束縛。

當你走在路上遇到一個朋友也許你會條件反射般的問他,“好久不見,忙什么呢?”無論對方是否回答,你自己先這樣界定一個概念,一個“忙”字就把大多數人的一生給概括了。“我能忙什么?瞎忙唄。”朋友的回答也印證了我們的生活。“我能忙什么?瞎忙唄”無論這話是謙虛還是實情至少告訴我們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好的,你改變不了,每天忙什么自己不是完全清楚,忙碌的人,其實不是真忙,或許就是效率低下,方法不對,這樣的人是不會花一點時間去認真思考如何改進工作方法或者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的,這樣的人生是很可悲的人生。

最近懂得一本書很火《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說出大多數真實的生活態度。“看起來每天熬夜,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那么早去上課。卻只是在課堂里補昨天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是坐了一天;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美女搭訕。”這些看看起來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最后的實際效果又是怎么樣呢?別忘了,這個社會很功利最終以結果定勝負的,人生不是一個道理嗎?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人死了,錢在銀行。”而是知道了卻不作為,或者麻木地知道,就是不愿意改變現狀。與其說這是執著,倒不如說是悟性低,實際上是心態不開放,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當然,后覺也可以,怕是怕跌撞過后仍把頑固當個性。

改變是必須的,南懷瑾先生說過這么一句話:“決不能讓窮和愁同事光臨。”凡是“窮”必定愁,窮上加愁就是窮困潦倒。這兩個字好像是孿生兄弟,總是形影不離,如果你的人生被設計了,自己又安于現狀,那么你和這兩個字結緣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1.思考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對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不甚滿足,甚至到了絕望需要拯救的時刻了!那么,此刻最好的療傷醫生就是你自己了。

任何人都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關鍵在于只有你能幫自己做決定。因此,現在的你,請少些抱怨,多些思考與行動,過你想要的生活并非什么難事!

2.明白你為誰工作

有人說,“職場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無法選擇你的老板!”如果是你,因為遭遇老板的不公平待遇,每天處在憤憤不平,郁郁不得志自拔的狀態中,那么,你大可考慮“良禽擇木而棲,仕為知己者博”!

我們工作的價值用最簡單的分析,除了滿足我們自身的生活物質需求外,更是表達自我社會意義的一種價值認同。工作在很多時候都是刺激生活的沖勁和動力!

因此,你必須將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重新排序,在工作中追求自我成就感,不要因為“老板”原因忘掉工作實質目標,同時更要調整你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期望值。

3.找到窮與富、忙與閑的平衡

其實對于“窮”與“富”,“忙”與“閑”并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數字劃分。而有錢也并非奢求。

這是因為,對于有錢到底意味著什么,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見解,首先要找到你在那個行業里能夠掙到錢,你能在那個行業里馬上進入角色,繼而產生成就感,你的老板為選擇你而高興。

另外搞清楚要錢干什么?錢將怎樣改變你的生活,而不僅僅是確定一個數字然后拼命朝這個數字去努力,甚至將之“窮”“富”與“忙”“閑”的字眼組合中,也加之感情色彩。

4.你必須積累財富

雖然我們不相信“貧賤夫妻百事哀”,金錢也不能帶來全部幸福。不過,在這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時代,積累財富則是提升我們生活品質的必須門檻。

這也是《錢經》倡導的理財理念的用意,理好財,你不僅會享受到財富數字增長的樂趣,更能享受財富帶來的品質生活。

5.清晰的人生規劃

在充滿變革的世界里,對于未來我們很難掌控。但有目標、有規劃的人生永遠是最快樂,因為當你為自己制訂出一張清晰的人生規劃圖時,你便完成了一次“找自己”的過程,而在追逐自己夢想的路上,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6.持久的耐力

英國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湯姆·哈特利就曾說過,要想成功,必須有個目標,并為實現目標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持久的耐力是更是獲得成功的必備素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