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當年剛到廈門時充滿著對這個城市的好奇和憧憬!憧憬著能在這兒有一塊立足之地!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生活!
那時候,和鋒哥穿梭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里,身上僅有借來的五萬元錢,想著找一塊寶地能讓我們大顯身手!
創業起初都是艱難的,出門在外走到哪是哪,一日三餐也很簡單隨便,但是有經過賣沙茶面的小店,鋒哥就會想要在這店里解決一餐!當時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有這么一道小吃!而且也一點都不感興趣,因為看到他的湯那么濃。還一直很奇怪,為什么峰哥那么喜歡吃這個!
后來我們終于在廈門的其中一個區,經營著我們的生意。在廈門呆的時間越來越久了,漸漸發現了一個問題。沙茶面,店的生意特別火爆!我開始對他產生了好奇!在有一天我終于忍不住了,去品嘗了一下!
廈門沙茶面是廈門的著名小吃,屬于閩菜小吃。不是粵菜,是東南亞菜系,主要原材料是沙茶醬和高湯,口味咸鮮香辣,有點甜。
遍布廈門大街小巷的一道著名小吃,沙茶面的美妙在于湯頭,以沙茶醬熬成的沙茶湯濃稠香郁,面則選用閩南的油面,將油面與青菜于開水中燙熟撈入碗中,趁熱澆入沙茶湯。最后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腸、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來口味香辣撲鼻,痛快淋漓。
慢慢的我也去了解了,一些關于沙茶面的,來源。
福建是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地區也是華僑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舶來品,沙茶就是一種。沙茶始源于馬來西亞,也有來自印尼一說。閩南人飲茶成風,因此講馬來語的sate翻譯做閩南語的沙茶(sa-te)。
聽說這邊還有一個故事:
18世紀末的廈門,普陀山腳(現今的南普陀)住著一戶人家,世代捕魚為生。父親早逝,兒子和母親相依為命,小小的肩膀早早的擔起了一切。不幸,一場巨風卷走正在打漁的兒子!自此十年,杳無音訊;絕望的母親哭瞎雙眼,味蕾盡失!
幸運的兒子被一艘印尼商船救起,在船上當廚工,他發現印尼人煮肉都喜歡下一種叫沙茶的粉末。這樣煮的肉色香味俱全!他心想要是能回家,一定給母親煮這樣的肉吃!10年后,年輕人終于隨船回到了廈門,看到枯瘦蒼老的母親,兒子心如刀割;決定要好好的孝順母親! 雖然兒子精心照料,媽媽卻依然毫無味覺;一日,他買來媽媽最愛的花生。將花生研磨成粉,加入骨湯做的面條里,母親吃了一口竟然說:味道好淡啊!兒子欣喜若狂,去拿鹽巴;發現鹽巴用光,情急之下翻倒印尼帶回的沙茶粉,于是,用它代替鹽巴往面條上灑了些許。不料,母親邊吃面條邊說:這是什么啊,太好吃了!兒子湊近這碗面聞,果然濃香四溢。從此母親的味覺竟恢復了。 后來,為了生計;年輕人把煮好的沙茶面挑到碼頭和漁民交換一些日用品和魚,漸漸的越來越多的船為了這碗聞名鄉里沙茶面而停靠!時至今日,這碗為孝心而誕生的沙茶面;已經成為廈門小吃的代名詞!更是廈門人及外來游客追捧的廈門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
原來沙茶面還有著它的一個歷史,從當初對它的一無所知,到慢慢的喜歡上它!而且還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來經營沙茶面!
沙茶面的制作方法也不是很難,但是各家的味道也會有所差別!
1首先熬沙茶湯!
用熬好的高湯做湯底,加入沙茶醬,花生醬,蔥油,豬油,煉乳還有沙茶辣!
2用堿面(我們都叫油面)放入開心撈一下,讓它煮熟!撈出放碗里!
3在沙茶湯里加上自己喜歡吃的配料!(我本人喜歡大腸,米血,五香條之類的)呵呵!
4有一樣東西是必加的,當然有極個別說不加,那就是炸豆腐,沙茶面里面的豆腐超級好吃!(也是本人最愛)
5把加好的料和沙茶湯倒入在面上,一碗美味沙茶面就好啦!
是不是很有吃的沖動!哈哈!快來廈門吧!有好吃的沙茶面,還有好景點可以游玩!以前很喜歡吃鼓浪嶼日光巖餡餅,卻不知有那么知名的景點我還沒去過!
來了廈門好多年,還有很多景點沒有去過!我們每一天都在努力著,過上有錢有閑的生活!我的愿望就是早日帶上家人游遍全世界!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