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網:多元場景規模化推廣

1. 微電網產業研究

1.1 微電網基本情況介紹

1.1.1 微電網的構成組分

微電網的主要概念是:由分布式電源、新型儲能系統、電子電力設備、電力負荷、計量、保護、能源管理系統等組成。這些信息,包括:

分布式電源:主要是指在各類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住宅樓、公共建筑中的太陽能、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非水力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包括 DC/DC變流器、 DC/AC逆變器、變壓器、支架等)。另外,在離網運行時,通常使用備用的柴油作為輔助電力。在微電網中,分布式電源的主要作用是產生潔凈電能,為用戶提供電能,一般采用“自發自用,剩余電量上網”的方式。

新型儲能系統:傳統的抽水蓄能技術由于其反應緩慢、初期投入大、受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微型電網應用中通常不適合。目前,以鋰離子電池居多,主要有鋰離子電池、鈉電池、水系電池、液流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的主要組成是:磷酸鐵鋰+ BMS+ EMS+ PCS。另外,先進的壓縮空氣和飛輪等物理存儲技術也逐漸被用于微型電網。在微電網中,新型儲能的作用是儲存新能源產生的電能,并根據微電網的運行情況,對新能源進行削峰、抑制波動,從而達到電力供需平衡和能量分配的目的。它還能作為應急電力系統的“黑啟動”或應急供電。

用電負荷:由三種不同的負載組成,一種為可調的建筑物負載(如中央空調,電梯,照明,電熱鍋爐);第二種是住戶可調負載(如家用空調、電熱水器、電冰箱等);第三種是新的負載,如充電樁、 IDC。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的微型電網示范中,最典型的就是充電基礎設施,它的主要作用是為電動車充電,其中慢充-停充組合(85%左右),既可以充電又可以停車。

電力電子設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電力設備,如線路,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閘,電纜等;第二種是智能化、數字化的電力設備,如智能功率儀表(與電量傳感器相匹配)、柔性直流輸電設備、新型臺區智能集成終端。傳統電力裝置在微網中的作用是:電力傳輸、整流、調壓、逆變、變頻等;新型電力設備,承擔著實時監測、監測、采集電源、儲能、負荷(尤其是電源端,新能源的波動、斷續、預測、并網控制等功能,電力系統的監控、保護。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其具體表現為嵌入式軟件和控制算法,在微網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它的作用是從更高的層面上來管理和管理各個設備,包括整體的能量管理、調度優化、以及與主網之間的交互以及離網的切換。另外,隨著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不斷完善,能源管理平臺也從“以電為主”轉向“以碳為中心”的“以碳為中心”為核心的“以碳為中心”的綜合管理,同時支持碳核算、碳交易等功能。

總體來說,“源+網+荷+儲”是一個自主系統,可以實現自身控制、監控和保護、能量管理,更經濟、高效、安全地實現網內功率平衡、系統優化、故障檢測、質量保護以及低碳減排,屬于一套完整的新型能源系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