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老外怎么練口語?

今天分廠因為停電放假了,剛好有時間來說說這個問題。

我的建議是:那就暫時別去找島國朋友練了。

很多人都和我當時一樣,在句型都沒學幾個的情況下,卻把大量時間花在找日本人練口語上。注意,大量的時間被花在了“找”上面,不是“練”。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找不到合適的partner,即使找到了,通常相互寒暄幾句就沒話題了。我認為,練口語其實一個人也是可以的,起碼在初期。這里介紹一下我自己上學時的一些體會:


印象中,大聲跟讀課文,背誦課后例句以及勤查電子詞典幫了我很大的忙。

大聲跟讀課文指的是:

在精讀課文(區分句中成分,明白語意和助詞用法,熟悉動詞變形),了解本課大致內容后,戴上耳機,從第一句開始,

1,先自己試讀,再聽課文音頻

2,標出自己和朗讀者音調高低不同的地方,留作提醒

3,跟著音頻把那一句重復若干遍

然后按同樣的方法,過完整篇,給音調不協調的地方都標上。前后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接著就是整段,整篇地按照已標的音調去大聲朗讀幾遍,為的是順口(學習日語初期,由于促音作祟,對于單詞變形又不熟悉,要念順口其實也是有點難度的)。等熟了以后,晚上去操場快走時,完全可以把這點零星時間利用起來,播放音頻反復模仿體會。大聲跟讀的好處,等你堅持一段時間后就知道了。

背誦課后例句:

其實外語學習說穿了就是適當的材料+模仿+大量重復+刻意練習??赡苡行┤苏f例句沒有語境,記不牢。但是我想說的是,遺忘只是自然規律。背誦例句的好處在于熟悉語法點,也掌握了一個模板,方便日后替換。所以背誦了例句后,一有機會就要用出來??梢耘笥讶Πl發狀態,和朋友微信聊天時結合語境巧妙用上今日所學例句等,都是極好的裝逼手段。而且無一例外,裝逼不僅使人印象深刻,也令自己記憶深刻。對了,如果發現自己想用的模板例句的細節記不清楚了,翻書找到它,或者查詞典。詞典的例句很可能比教科書更自然更地道。

當然,課文中感興趣的句子也可以適當背誦。

還有一點,完全可以把所學的句型(或者動畫中,日劇中,歌詞里比較好的句子)用于自言自語,just keep talking to yourself。

學習是一件比較孤獨的事情,不學著自娛自樂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最好還是有好朋友互相監督,互相抽背例句。我記得我當年是把例句中譯文寫在紙上互抽。這樣的結果是,我幾乎記得每個例句在哪一課哪個位置…每次上課發表,其實只是做幾次例句的替換練習。

勤查詞典:

現在的電子詞典已經很強大了,不要在抱著紙質詞典...英語詞典大家都聽過歐路詞典和深藍詞典。我個人用一直用歐路詞典,深感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其實日語也有很強大的詞典:EBpocket。真!的!很!好!用!不過可能初學者還不愛查詞典,可能看到那么多例句,看又看不懂,心里有點懼怕。但不會善用詞典絕對是一大損失。(雖然我有詞典包,然而不好提供啊~大家百度吧)


除了上面這些方法,我們還需要大量輸入,也就是積累。有足夠多的積累,你才能言而有物。雖然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能輸入100卻只能輸出可憐的1。但沒有持續不斷的輸入,你的口語和寫作就是無源之水,很快就會枯竭。有輸入才有輸出(想想我們小時候,不積累些好詞好句的話寫作其實是很痛苦的,自己都覺得在瞎比比)。所以,初學者在句型和詞匯都很不扎實的情況下,先別急著找語伴。原因有兩個:一,你積累不夠,無法做簡單的表達,且初期容易自卑,緊張地磕磕巴巴,浪費雙方的時間(并不是叫你別去開口說)。二,因為你只是把對方當做陪練的,而不是想和他們做朋友。這段關系注定難以維系。(補充閱讀:別找歪果仁“練”英文

那么如何輸入?聽和讀。

聽力暫且按下不表,先來說說閱讀。

據我所知,很多外語專業的學生,大學四年原版小說可能一本都沒啃過,閱讀量非常有限。這是多么poor的閱讀量。就我個人學習的體會,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須是大量閱讀。我考出一級之前其實也就讀過幾本教材,真正開始閱讀是在大三下學期。因為比較空,連續幾個月都跑圖書館看kindle里的原版日文小說。7,8個月下來看了10+本,快的時候三四天就看完一本。這對我的口語、寫作乃至后來參加比賽都有很大的幫助。

但學生黨需要買kindle嗎?

我的建議是:盡量買一個吧,入門版就499。理由是,雖說現在手機也能看電子書,但畢竟自制力有限...

所以,對于看幾分鐘書,刷幾小時微博的朋友,我還是建議你咬咬牙買個499的kindle吧。因為它只能看書。

注意,語言也是在發展的,很多表達和詞匯會隨著時代變遷有所改變,否則日語里也不會有死語這個詞了。所以,盡量閱讀現在的小說和文章。當然,文學名著啥的也可以適當看看。另外,日語的話盡量看校園和日常的,什么神魔穿越的,吃不消看的。專業名詞和說法一大堆,學過來在日常生活中一個能用的也沒有。因為正常人沒人會那么說!(這也是為什么我不建議初學者通過動漫瞎學日語...講得都很粗俗,而且很生活中現學現賣顯得很中二。)

但是

大一的同學,其實暫時把教材學好就行了...精讀一不夠學,可以拿新編日語什么的過渡一下??梢赃m當背背單詞書,增加基礎詞匯量。語法書可以過一遍,大致了解,知道哪個語法點在書本的哪個位置。至于小說閱讀建議從大二開始。

為什么?此時你們積累還不夠,讀到的句子和腦中的預備知識聯系不深,無法進行有效的記憶編碼,體會不深。而且大一剛起步,光是打基礎就占很多時間了。


總結一下:

1,練口語并不一定要找母語國家的人,尤其初期大家的句型和單詞存儲貧乏,交流比較膚淺。而且沒有共同的圈子和話題,維系關系很耗費精力

2,大聲跟讀課文,背誦適當的課后例句并盡可能多地刻意使用。

3,一定要進行大量輸入(聽力和閱讀)。大家的誤區在于只知道要多說,卻不知道要多看。只輸出,不輸入,口語和寫作就像無源之水,很快便會枯竭。

4,無論學什么,空談理論不動手實踐,往往都學不好。學了要馬上用才能學得牢,理解得透徹。記住,一有機會就要用出來。怕丟臉、怕被說裝逼什么的,我也不說什么了。活該你學不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