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春節(jié)過的很安靜,因為走親訪友都在年前完成了。大年初一開始看書,一個星期就看完了6本小說。書籍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滋養(yǎng)來源,也是網(wǎng)絡(luò)時代嘈雜環(huán)境里的一根定神針,讀書能夠讓人止語,從而關(guān)注別人都說了些什么。
有些人讀書喜多,但是我喜歡的書就會多看幾遍,我喜歡的作者的作品我就會都找來看,久了書作者就像朋友和前輩,靜靜的時時的給予思想上的關(guān)懷。
讀書是一種單線交流的方式,之于網(wǎng)絡(luò)交流,看似是老古董一樣的存在??墒悄憧?,信息轟炸的時代,睜眼閉眼的推文已經(jīng)代替了主觀思考和選擇,擺在眾人眼前的路似乎都是大路,卻令人焦慮而擁擠。網(wǎng)絡(luò)上的爆料都迷霧重重,眼睛和耳朵的流量吞吐變得大了,而我們的注意力卻掌握在別人的手里。
讀書卻能夠清晰的看到自己選擇和成長的路徑。
這一年,對我有最大影響的書應(yīng)該是《未來簡史》,梳理了人類社會的脈絡(luò),預示了人類社會何去何從,也許有一些觀點尚未武斷,但不妨礙這書的視角具有相當大的高度。
王安憶的《長恨歌》《上種紅菱下種藕》《天香》和嚴歌苓的《陸犯焉識》《芳華》:我經(jīng)常比較著這兩位作家看,她倆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對上海女性作家,王安憶擅長用丹青筆法描摹時間與空間,細節(jié)伴隨光影的輪換,使得人物的心理活動不著痕跡的嵌入在時空間的畫框之中。每一部作品,似有著獨特的色彩組合,人,地域,時間,是高度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整體,看完總覺靜水流深,在心里汨汨涌著;嚴歌苓編劇出身,十分擅長塑造人物,故事也是極好的故事。盡管文筆不如王安憶那么有魅力,摹寫心理也并不一筆到位,翻來覆去也是常有??伤茉斓娜宋?,雖然未必都是小人物,但都有著屋檐底下燕雀一樣的心腸,似乎都能和身邊的人對的上號的。嚴歌苓的作品受到很大歡迎,大概是因為她寫出了深刻而普遍的人性,寫出了屋檐下的生命力。
村上大叔的《我的職業(yè)是小說家》:其實類似的話題在《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什么》里也有所探討。村上大叔成為小說家的這一歷程是極為有趣的題材,衍生出許多雜文集,值得佩服的是,大叔在寫這類作品的時候,雖有小小的自美之意,但更多是誠摯的談心。能夠體會到,他所感受的,是對這件事的原始感覺而非派生感覺。
每個小說家的生命力都是頑強而厚重的,正如木心所言,作品與他們的底蘊相比就好比是冰山一角和冰山的整體。一部作品可以保持一個靜默不語的姿態(tài),可以功成名就可以束之高閣,但是村上大叔卻很熱衷于看粉絲來信和粉絲嘮嗑,我想這是網(wǎng)絡(luò)時代的正確打開方式。
大概是到了看小說的年齡,比起掰開揉碎的知識,我覺得小說的力量是最大的。
今年讀完的還有《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神探伽利略》《月亮與六便士》《了不起的蓋茨比》《約翰克里斯多夫》《心理罪》《兄弟》《鄉(xiāng)土中國》《拆掉思維里的墻》《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子不語》《麥田里的守望者》《瓦爾登湖》。
還有許多翻開了卻沒看完的書,今年的目標就是:把沒看完的看完,把買了沒看的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