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本來就是一種文化活動。對于每所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只有屬于自己的,那么書寫下來的,才是一個自己的故事,而作為這個故事的書寫者兼主角,才有書寫的激情和愿望。同時,只有屬于真理的,那么書寫才可能獲得成功,才可能讓自己的故事成為一個卓越的故事。如果說“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這一輪高懸的明月的話,那么每一所學校就是一道河流。問題在于,這一輪明月在照亮具體一道河流的時候,它將呈現出怎樣獨特的教育風景來呢?
? ? ? ? 我們高河小學始建于1950年,現有14名教師,237名學生,占地面積7853平方米,英筑總面積3162平方米,數學樓一棟998平方米,綜合橫一棟1224平方米,教師周轉房一440平方米,餐廳1棟450平方米,廁所一棟100平方米,操場總面積4356平方米,有200米環道、60米直道及器材活動區。學校秉承“為明天思考為將來設計為學生的終生負責”的辦學理念,著眼于學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基,致力讓每一個孩子得到發展,讓每一位數師施展才華,讓每一個家長收獲希望。
? ? ? ? 我校目前的校園文化,確實有點朱永新老師文中所述的“形式主義”的味道。從校風校訓到標語都沒有真正的內化成為師生共同追求的使命和愿景。我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學校,我們以后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下大功夫,制定出獨特而又與我國文化的精神內涵相一致的校風校訓,讓校訓校訓真正成為一種積極高遠的表達,并真正起到精神引領的作用。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我認為標語口號式的內容應少而精,起到引領作用即可。真正應該成為重頭戲的,是師生共讀共寫共生活的作品定期展示,這部分校園文化內容均出自于每個學生、老師之手,是他們共同編織幸福生活的縮影和再現,是有生命、會呼吸的校園文化。
? ? ? ? 在學校環境布置方面,應該盡可能多地用作品和照片等本校有生命力的內容,而不只是用文字、標語來彰顯文化。即使用文字,也應體現學校的核心理念,而不應該是沒有靈魂的拼湊剪貼。所以,作品我們會定期更換,一般按照月份為宜,最低的頻率是按季度,春夏秋冬更換。另外得有一些地方成為學校師生言說的平臺,讓學校管理者能夠及時傾聽學生和教師的聲音,讓參觀者能夠重現師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場景與細節。最好有一些地方能夠讓學生涂鴉,讓學生把意見貼在上面,學生與教師可以在這里對話、交流。
? ? ? ?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作為剛剛上任的一名新校長,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相信,一個學校的文化,就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我們高河小學的全體師生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腳踏實地來敘寫我們學校的傳奇故事,共同擔當起“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