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5
周末原想專心陪娃,不打卡了。但是,趁娃終于睡著,還是想輸出一點,就當給自己復習一下。
在第一篇的讀書筆記,講了理解能力和主動閱讀兩個概念的理解。
第二篇講的是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檢視、分析和主題)以及四個層次和優秀的教育體系的對應關系。還有給了我啟示的一點:不要給自己自我設限。
第三篇主要講,讀一本書可以問的四個基本問題:觀點、論據、有無道理、和你關系。以及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如武林高手習武一樣,先一招一式學,最后化有招為無招。在說明閱讀習慣不好培養的同時仍希望讀者相信只要行動起來就會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四篇借助熊貓書院的精簡分享,來復習分析閱讀的11個規則(招式):
1.閱讀前知道書的分類。
2.幾句話概括整本書的內容。
3. 找出書的整體架構。
4. ?找出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
5. 找出重要概念。
6. 找出重點句子和主旨。
7. 找出書重要論述的段落。
8. 找到作者的解答。
9. 充分了解作者觀點后再談自己觀點。
10. 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11. 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在做任何評判前,都要找到理論依據。(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分析不夠完整。
因為時間不夠,我想先跳過中間的講分析閱讀方法的部分,先進入最后一部分內容:主題閱讀和閱讀與心智成長。
主題閱讀:首先確定主題就是個問題。要注意自己確定的是一個精準的主題。
主題閱讀5步驟:
步驟一:根據主題,找到不同書的相關章節。不必全本看。打個比方,你研究的題目是如何應對焦慮,你可能會從一本自傳里找到作者控制焦慮的經歷,雖然這段經歷只是自傳里并不重要的內容。
步驟二:構建你自己的術語體系。我們在閱讀眾多同類書目時,會遇到不同的作者對同一個詞語的不同定義。所以我們要運用自己的思考去構建能適用所有作者的語言體系。
步驟三:厘清需要解答的問題:主要問題、子問題,以完善我們的研究。
步驟四:界定和確認議題。在不同的書里去尋找答案時,我們會發現不同作者對同一問題會有各式各樣的意見,因此我們要厘清這些爭議,確認我們要真正詳細分析的議題。
步驟五:分析討論。最后一個步驟,簡單地說就是要解答所有的議題。
另外兩個要點:
?保持客觀立場
?有效使用主題工具書:對一些關于閱讀書目沒有什么頭緒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利用那些經典的工具書,比如對于文學方面的,就可以讀《西方世界的經典名著》等。
最后一章講閱讀與心智成長:主要分三部分內容:
一、好書能帶我們什么幫助
1:閱讀技巧增進了;2:教你了解這個世界和你自己。讓你思想更深刻、更有智慧。
二、書的金字塔
最底層:世上所有的書(成千上萬)
底下第二層:可以讓你學習的書(幾千本)
再往上一層:能夠和你一起成長的書(百本左右)
生命與心智成長:
身體狀態在30歲達到巔峰,頭腦卻是無限地成長與發展下去。
沒有內在生命力,心靈停止成長,也就邁向了死亡。
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