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許多年以前,我在青海的塔爾寺遇到一個姑娘。短暫的相遇,簡單的交流,我得知她剛剛從銀行業辭職,獨自旅行。多年以后,我依然記得,她談起曾經走過的路、遇到的故事時,那張年輕的臉龐上泛起的耀眼的光芒。以至于后來,每次聽到別人說起有女孩辭職去旅行的故事,我總感覺就是我遇到的那個姑娘。直到我看見姚璐的新書《為什么要出發,因為遠方在那里》,我才知道,其實,每一個熱愛旅行的姑娘,臉上都有著同樣的光芒,因為她們的心中有遠方。
許多人的心里都有著一個行遍萬里河山,看遍世間美景的愿望,可是更多的人卻是和我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沒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和信心,看著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歲月漸行漸遠,背負著家庭的責任在忙碌中裹足不前。我很欣賞,也很羨慕那些同齡人有著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姚璐或者姚璐們的書,就實現了我們坐在家里看遠方的愿望。
姚璐的攝影或許不是最好,柔弱的文字或許不是最好,可是在書中,從呼倫貝爾大草原到長白山腳下,從九寨溝的暴雪到萬頃花海的東喀拉峻,從杏花盛開的阿爾瑪勒克到國境最北的漠河,她把自己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以一張張照片和一篇篇文章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看完書的時候,我不認為自己僅僅是讀完了一本旅行故事,而是沿著姚璐的照片和字跡進行了一場心靈旅行。
姚璐在巫山谷探險之后虔誠地寫下:成功走完最大的功臣是天氣,而不是我們那自以為傲人的體能。那一路,最大的一張牌在老天手里,而我們可控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看到這里,我想,有過這樣一段經歷之后的姚璐,在今后的歲月里能夠更好地面對生活中一切如意和不如意吧。
旅行,最大的意義是能讓我們學會成長。就像書中說的,能做到不浪費時間,才匹配得上沖破生活。在姚璐辭職旅行后的4年里,她除了用厚厚的一本書見證自己走過的風景和歲月,她還做過青旅員工,也當過義工,做過戶外領隊,開過淘寶店,簽約過圖庫,也做過廣告片女主角,還報考過各種證書,以保留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說走就走,也不是每一個說走就走的人都能做到不負時光、不悔當初。可是不管怎樣,我依然希望每一個有勇氣走向遠方的年輕人都是因為非常喜歡,即使旅途艱難跋涉,心中也要有生活的方向,在路過高山,路過湖泊,路過森林,路過沙漠之后,有更好面對生活的能力,在自己人生的單行道上,讓自己不僅僅是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