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金馬帶你定投區塊鏈]第一次作業:區塊鏈投資探索之路(第一輯-5)

 ? ? ? ? ? ? ? ? ? ? ? 靳仲芳公眾號:GAFATA部落

最近聽了笑來老師在一起聽聽上的《Press.One設計理念》,《區塊鏈世界簡明生存指南》等課程。再加上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及每天研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配合最近的一些實踐活動,在短時間內對投資和區塊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突然有點要分享的欲望了。

一說到分享,我就會想起笑來老師對“分享”的定義:把自己好的東西拿來和大家一起享受。可是上面提到的課程,都是付費的,不是我的東西,另外,更重要的一點,笑來老師所講的內容都是自己做到的,然后復盤并分享給了大家。而我也同樣堅持這樣的原則:自己做了并體會到了,才會分享給大家。

這個原則,也是我最近參與Press.One眾籌的過程中深有體會的一個原則。當然還有其他適合于我的原則。在這次“眾籌”前后,我努力的思考,一些原則終于從我的潛意識中被“挖掘”出來,當然,笑來老師對我的啟發是最大的(笑來老師的文章鏈接在文后,請參考),然后是“金馬小密圈”,有很多文章對我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人品在投資界很重要。

在沒有很多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人品是最重要的參考標準,雖然本次笑來老師在“Press.One眾籌”中不停的說:不要因為相信他個人就參與眾籌Press.One。對,笑來老師說的很對,不能因為相信他就投Press.One.因為人品好,不能代表項目就一定成功,是一個簡單的邏輯。但是人品不好,項目成功的概率會很低,這也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2)投資不能靠信仰,要靠邏輯。

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Press.One一定能成,那你該不該信自己呢,你不該信。因為有信仰,就沒有邏輯。如果你是靠信仰投資,那你很快就會在投資界消失,因為你始終選擇信,那就意味著每次你都可以全部押上。你失敗一次就會出局。

所以從這一點講,投資水平提高的過程也是邏輯水平提高的過程,投資的收益跟邏輯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正相關。對于投資,運氣很重要,但是運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而邏輯能力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的,這個可以提高投資效率和成功率的事情當然需要持續的踐行。

所以有人說自己的投資是靠實力,而不只靠運氣,我認為是有幾分道理的。

3)我不可能握住的資產,不惦記。

我不能握住的資產,不惦記,這個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是我沒有這樣的好運氣,所以我不惦記。第二,握住這個資產違反了我的投資原則,即使它不停的增長,我也會選擇放棄,我不遺憾。

比如說萊特幣(個人觀點,謹慎參考),即使它有很大的增值空間,我也不會再去碰。因為它違反了我的投資的原則。

4)Caveat Emptor /?k?v?ɑ?t ??mpt??r/ :這個單詞,剛剛從笑來老師那里學到,作為未來投資的基石概念,我花了一些功夫,對這個詞的內涵認真了解了一番?,F在對它的認識(以后很可能會變,就如人們對于比特幣的認識不斷深入一樣)如下:Caveat Emptor 翻譯成漢語即“已經售出,概不退換,請務必小心”,這就是大家通常說的“賣家優勢”,即賣家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來欺騙和坑害購買者,所以這個詞就是提醒購買者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所以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只要是打破“賣家優勢”的技術應用和模式,都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重點。

舉個例子,Press.One就是打破了印刷廠,出版社,書店的“賣家優勢”。通過平臺讓創作者和消費者直接連接,中間不必要的成本和浪費都省去了。創作者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消費者也得到更大的優惠。平臺呢,比如Press.One只收取了印刷廠,出版社,書店這3家需要消耗成本的5%(估值)不到。剩下的95%就被創作者和消費者獲得了。想想這個事情就讓人覺的未來的世界真美好。

5)投資是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在長期的堅持中才能收獲n年前種下的種子結出來的果實。

而長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長,但絕對沒有大家看到的那么短。比如說EOS大家看到的是這個團隊只用了1年的時間就推出了這個“舉世矚目”的項目。但實際的情況是在這個項目之前,團隊中就有若干主要成員在之前的3年時間里不斷的探索EOS區塊鏈的關鍵技術,到EOS眾籌為止已經過去4年了,你看到長度是1年,那只是冰山的一塊,下面還有三塊你沒有看到。

原則是乏味的,而且執行的過程更是乏味,但是執行過后的復盤,很多時候是趣味橫生的,那就讓我復盤一下我眾籌Press.One的過程。

起: 我對區塊鏈了解的深入,也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沒有意識到EOS的價值,也沒有參與EOS的第一次眾籌,當我對EOS深入了解的時候后,我發現了Press.One,經過分析,我準備參與眾籌。

眾籌就需要有籌碼,金馬在小秘圈建議早早的屯幣,以防代幣的價格飆升。

我接受了金馬的部分建議,我的做法是:提前一星期,分步等額屯幣(當然主要是以太幣和EOS),多次小額不停的囤積。

原因有兩點:

-購買區塊鏈資產和購買股票在交易費用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股票先是按次收費(比如A股,最少也是五塊錢),然后按購買的數量二次收費。區塊鏈資產購買交易的費用只按購買數量收取。這也是區塊鏈資產的特性所決定的。也就是說,一次購買一百塊和購買一萬塊的EOS,每塊錢的交易費用是一樣的。這樣就不存在大戶,小戶的區別了,在這一點上大的投資機構和散戶相比也沒有什么優勢,但最主要好處是通過多次小額購買可以有效降低代幣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因為短期內市場的漲跌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我們追求的目標就是能夠以短期內的平均價格購買代幣,目標就達到了。

對照Press.One眾籌時鎖定時的價格,我購買代幣的平均價格基本上和鎖定價格持平。從邏輯和實踐層面,我認為我的屯幣策略是合適的(保本策略)。

承: 持續關注Press.One的消息,不停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在此期間在“一起聽聽”購買了笑來老師《Press.One設計理念》課程(要什么來什么,這個能力叫做“洞察力”),在7月11號晚上我認真的聽了笑來老師的講解。

要理解Press.One就要說下EOS,EOS簡單的表述就是公鏈的基礎設施,而Press.One就是用EOS的公鏈基礎設施搭建起來的公鏈(就像ETH一樣)。而等Press.One這條公鏈搭建完成后,私鏈就可以入住了,比如007er(很希望第一個入住Press.One就是007er).

以下是我對Press.One設計理念的理解:

發行=創作者+智能合約

讀者=購買者+分發者+智能合約

Press.One 內容=圖書館+流行時尚+文章發布+電影院

這些理念簡單到了極致,就像比特幣銀行功能的設計原則一樣,一句話表就達清楚了,只處理最核心的業務,而核心業務就是

銀行=發行貨幣+記賬

Press.One也是如此,這就消除了我內心一個很大的疑慮:如果別人模仿怎么辦,如此簡單的邏輯,到了不能再簡化的程度。這樣一下子產生了“天然的壟斷”,一下子到了競爭者無從競爭的階段。后來者不能居上,Press.One潛在價值就會巨大。

轉: 11號晚上笑來老師講完Press.One的設計理念,我對Press.One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確定了我投入的份額是今年可支配收入的10%(頂格份額),我會在第一時間投入,以便于獲得更多的PRS,手中不留一個代幣,全部投入。

[Press.One的眾籌規則]:

如果在前1億美元時候眾籌了價值1美元的代幣,你可以獲得53個 PRS。

如果在后1億美元的時候眾籌了價值1美元代幣,你只能獲得 47個 PRS。

合:? 12日晚上10點,黑客攻擊網站,導致我半小時沒能登陸上,但是等我眾籌完了以后,到15號晚上為止,我又得到了2個大禮包。

— 一起聽聽《Press.One設計理念》課程的結尾笑來老師發了一個禮包,凡是在Press.One眾籌成功的聽課者,只要填寫一個表格,就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贈幣(當然是按你投的數量,贈與一定比例,據說是10%)

— ICO提前結束,剩下的沒有被眾籌的PRS按比例分發給所有參與的眾籌者。

到此我笑了,不是因為我得到太多的實惠。而是我似乎明白了笑來老師的意圖,和體驗了一把“獨立特性的”的正確。

以下屬于推測,無依據,沒有證實,可當娛樂版。

后記:本次ICO與其說是眾籌,倒不如說是一個老師在教學生如何成長的同時,還補貼學生學費的“招生”。也許我說對了,本次笑來老師的主要目的就是“尋找和篩選” 投資者。數量大約10000名。然后就是1年的“培養”,目的就是提高合格投資者的比例(這個和開設《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思路很類似)。所以眾籌不在于籌錢這一個重點。提前結束也就很自然了,如果是“圈錢”。自然不是這樣的玩法。

那為什么需要培養“投資者”呢?我分析原因有兩條

1) 合格的投資者可以很好促進項目在正確的方向快速的前進,而不合格的投資者很可能加快一個好項目的消亡進程。

2) 這個“偉大的創舉”需要的時間也真的是太長了,到2018年7月Press.One才能完成測試。而等到有很多私鏈入場,那又至少需要2年時間,等到私鏈成熟運營又需要2年時間,這就到了2022年,這么長時間的跨度,都快一輩子了。這就如2001馬云告訴他的投資人,他的項目10年后增值1萬倍。誰信呢,只有孫正義。

所以笑來老師說了3句話:看不懂的不能投,輸不起的不能投,等不起的不能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