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 ?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譯文:
? ? ? 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啊,以為我對你們有所隱瞞嗎?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瞞。我沒有什么事情不對你們公開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 ? 夫子的話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會覺得夫子隱。我們一般人可能會懷疑老師“您留一手,是不是不教我啊。”
? ? ? 但長期跟著夫子的弟子們,對老師是很有信心的,和我們的狀態應該是不太一樣。
? ? 例如,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 ? ? 夫子的高才生顏淵曾發出喟嘆:“夫子,您的道、您的學問,到底有多深啊?您的人格,到底有多么崇高偉大啊?真是令弟子摸不透,雖然夫子您這么善于引導,但是我也努力了半天,怎么總覺得還是跟不上,到底為什么我學不到像老師您這樣的狀態?是不是我的誠信不夠?還是方法、條件沒跟上呢?所以老師,您還是有些東西沒能跟我們講。”
? ? 子貢,他也曾經說過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夫子,您是不是覺得我們的程度還不夠,所以呢,還有些東西沒有跟我們提,那到底應該怎么學呢?”
覺得老師的道智高且深,面對這些很想學又不得其門而入的學生們,夫子明白地指出了怎么走進來的這扇大門,感受到夫子他無限的慈愛與耐心。
仿佛在說:“小孩子啊,夫子我來到你們面前,就是要來幫助你們的,就是要傾城奉獻的,哪里會說不教你呢?而且我一天到晚,隨時隨地都在幫助你,都在教你,都在傳道啊。
但關鍵是你對我有沒有信心,看得懂,看不懂。如果你對我這個夫子有信心,你清楚‘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我的心是不會有一刻離開道的,我的一言一行也都在實踐道,傳遞道,這個就是我啊。”
? ? ? 雖然要追求像老師這樣高遠的生命境界,但是真正要走進去的這扇門,它不在天上,就在眼皮下了。
? ? 夫子的心體為道所充塞,它看不到,也摸不著,但是這個道的體,卻是會在老師他平日的生活行為當中呈現出來。
? ? ? 當恭敬心、希求心足夠了,老師的每個行為,無非都是在教導我,傳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