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把酒黃昏后


不知怎的,從前我是有些看不上菊花的,似乎總覺得它跟葬禮撇不清干系。多年來,也便對它心存芥蒂,敬而遠之。

少時求學于汴京,每看到“菊城”的人把菊花養得千奇百怪,就多少有些不以為然。近年來,專業的花匠們更是恨不得把菊花養成牡丹,洋益著富貴氣和場面氣,我甚至心生反感了。

濂溪先生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更是令人神馳。可我總覺得,那種焉紅紫姹、花團錦簇的喧囂,跟五柳先生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格格不入的。

夏天里到的海上橋,借山而居,自是愜意。到了仲秋,上山去摘酸棗,卻被那些金色的花兒驚到了,忽覺路邊溝旁這些細碎的野花兒,才可以傳遞菊花的精神,跟夢中的桃花源心息相通。

中秋節前那天,乘著酒興采些野花回來,找出舊陶罐插上,煞是好看,很快發現這些好看的花,氣味怪怪的,并不好聞。于是,找出各種說辭,勸自己接納它們,可總還是有些許勉強。

直到秋去冬來,卻發現漫山的野菊花開得更盛了,山坡上、土崖邊、道路旁,到處都是。此時的菊花,滿是清冽菊香,純正的很呢。對此,山民們并不為意,卻是我等酸腐文人的所愛,又想起家中花的怪味兒,便要多采些回去,干脆全換掉了事。

如今我的寓所,不同的房間,擺著好幾束菊花。令人稱奇的是,前幾天突然發現,我家屋外山墻邊竟長出一束菊花,與山上的野花一模一樣——也許,是我與菊花的緣份到了吧?

——有此馨香為伴,看來從此我是有福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