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魂:空靈

我是一個崇尚“禪”文化的人,崇尚禪的意境,追求那種心靈上的空靈。我也愛幻想。

經歷過一周緊張壓迫的工作,終于迎來了周末的閑暇時光。這是最美妙的。窗外的世界依然那般嘈雜,悶熱。但房間里的我此刻是不屬于那個世界的。我放慢著腳步,獨自在書房里來回的踱著,或捧起一本詩集,或聆聽一首佛音,或沏一杯新茶,或倚窗而睡。身心全然放空,仿佛置身于一片空茫之地,天地一片白,我獨立其中,再也不用去理會那些繁雜的瑣事了。

久時,不知何時熟睡的我,突然被一聲驚雷帶出了夢境。外面嘩啦啦地下起了驟雨,原本沉悶,燥熱的空氣已經變得清涼,濕潤了起來。不見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少些撐著雨傘在雨中來往的身影。我自小就對雨天就有種莫名的情愫,我喜歡雨,喜歡它的寧靜和美。往常的俗事喧囂在這時都被澆滅,天上人間只剩下了被雨聲統一的安定,外界的一切都成了幻想。人們只能默默端坐,看著它的身姿在天地間盡情演繹:從天而下,肆意飛舞,那樣灑脫,自然,無拘無束。它們是天地間的精靈,來到窗檐上化作一串串琉璃珠,顆顆墜下;落在荷葉尖上化作一顆顆美人淚,滴入人心,飛身到湖面上便化身一層層漣漪,如花綻放。它們正演繹著一場天地間的舞曲。

萬籟俱寂,突然想起手中的詩集,自古以來,雨一直深受許多文人雅士的寵愛,其贊美雨的詩詞也是數不勝數,最有名的莫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描寫春夜里細雨悄悄來臨,滋潤世間萬物,一片勃勃生機的景象。再有他的《水檻遣心》里的那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生動地描繪了微風細雨中魚和燕子的動態。還有記得張志和也曾寫過“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在經歷了貶謫和赦還后最終看破了紅塵,選擇退隱,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從而寫下這首游樂山間,怡然自得的太湖水鄉之景。雨天是充滿幻想的,仿佛我已身處魚米之鄉的太湖,外面微風細雨,我在屋內品嘗著鮮美肥嫩的鱖魚,想到這竟然禁不住口水,我羨慕起了張志和。還有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大概這是我此時最能直接體會到的心境了吧,想著想著,嘴角兒竟然不經意間掠過一絲得意......

一陣涼風襲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回過神來,看著窗外,已不知雨停了多久,窗外華燈初上,明凈的道路上又重新添上了來來往往的行人,但是已沒有了嘈雜,而是一片祥和。空氣中飄散著清新的氣息,顯得格外空靈,純凈。

我喜歡雨天,喜歡那種寧靜,悠然的生活節奏,可以無限的遐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