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拜讀沈南喬的作品,然而一見傾心——為他寫作的“深”和“狠”。他似乎很擅長用蒙太奇手法,在支離破碎的故事中拼貼出濁中有清、黑中有白的人性。
《逆光而行》是一部夾雜著愛情、商業(yè)、復仇、懸疑的小說。小說主人公辛霓出生在巨富之家,為了使她無驚無險地平安長大,父親從不曾帶她走出過“大屋”。她是籠中的金絲雀,空有美麗卻沒有自由。十五歲那年,家里新來的園丁的女兒尹青蕙成了她的朋友,也成了改變她整個人生命運的關鍵人物。在十六歲生日那天,一樁隱秘的“意外”將她推向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未來。她遇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祁遇川。他冷漠、孤獨、神秘,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飛鳥,落入她這片原本平靜的海,帶來了一個多彩的世界。面對猝不及防到來的愛情,辛霓奮不顧身,一頭撲入這烈火之中,以為那就是幸福的終點。然而她始終不知道,早在她十六歲生日那天,那雙暗中操縱一切的手,就將她編織進了一出無法逃離的劇本。在這個舞臺上,朋友不再是朋友,愛人不再是愛人,迎接她的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以及這場陰謀背后可怕的真相。作品滲透出一種哥特氣息的詭秘氛圍,帶讀者走進那個迂回、復雜、傷害與被害的世界。作者將現(xiàn)實生活、生死離別與恩恩怨怨交織在一起,融進了小說人物的命運中,通過幾位主人公的命運浮沉,一個巨大的謎底亟待解開。
《逆光而行》具有鮮明的特點:豪華時尚的上流社會、集美貌與善良于一身的女主人公、帥氣霸道的男主人公、縝密精巧的懸疑情節(jié)、糾結虐心的愛情故事等,無一不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引起讀者極大的興趣,欲罷不能地一路看下去。作品中的世界廣闊而鮮活地上演著名流巨賈和販夫走卒等各類人的故事,名媛、破落戶、華僑、單親家庭、黑社會……所有的人都殊途同歸,徘徊錯愛、復仇、陰謀、懺悔之間,所有情緒都成了生活的負累。沈南喬如此龐雜的書寫難能可貴,他把文學作為救贖的方式,在其中深刻地反思生活、反思人倫。他所謂的逆光,其實是生活的光、金錢的光、仇恨的光、寬恕的光,小說成了一部描述現(xiàn)代人變異和迷失的圖譜。
小說中所講的復仇故事不是直白的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作者沈南喬的寫作手法幾乎出神入化、高潮迭起,在描寫各位復仇者的漫長復仇之路時,采用一種從容冷峻的敘述筆調(diào),制造了一個狹小逼仄的生活圈,將人物的活動限制在這個圈子內(nèi),再通過對時間的有效利用,加上精致技巧的懸念設置,使人物時刻處于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中,在血腥的復仇過程中形成一種酷烈的美學風格,復仇者的形象和心理活動在這一系列情緒的渲染中飽滿起來。
對人性的異化與人性之惡的深刻揭示,是《逆光而行》敘事的一個標志。弗洛伊德指出,每個人心中都有惡的一面,在正常狀態(tài)下,這種惡作為一種潛意識被壓抑在靈魂的底角。但一旦出現(xiàn)時機,這種惡就會從精神深處爆發(fā)出來,從潛意識上升為意識,從而產(chǎn)生強大的社會破壞力。從本質上講,尹青蕙不是一開始就罪大惡極,她家道中落,母親遠走,跟隨父親四處討生活,在青蔥年華遭遇強暴。為了復仇,她收不住手,爆發(fā)了體內(nèi)強大的復仇因子,成了一個阿修羅,凡是與她有關系的人都不得善終;祁遇川也不是一個惡人,遭遇父親拋棄妻子,母親絕望臥軌,年少含冤入獄,出獄后在漁島上九死一生。因此他與尹青蕙一拍即合,他的復仇被賦予了正當?shù)拿x,變得洶涌粗暴無法阻擋。起初接近辛霓只是復仇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誰曾想他卻愛上了辛霓,為了不讓辛霓受到傷害,他不得不設計一個又一個連環(huán)陷阱,在目的逐漸達成的過程中始終夾雜著些許不寒而栗的恐懼,最終也付出了代價。
這部小說無論語言還是內(nèi)容都是經(jīng)得起讀者反復推敲閱讀的,在不斷的領悟后,心靈即會抵達世俗生活中所未發(fā)現(xiàn)的秘境。閨蜜之間、愛人之間、情敵之間、親人之間的宿命糾纏真實地反映在作品里,如同一面鏡子,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大好時光里隱藏著的罪惡。小說中的世態(tài)人情就如一扇窗戶,可以讓讀者窺見人性中最隱秘的一面。《逆光而行》不僅是一篇簡單的小說,更是一篇關乎人性的寓言。
莊子曰:復仇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莊子之意,是以物本身的無害,來推及人的無心,從而將仇恨虛無化而消解。《逆光而行》中,所有的人都是復仇者,也都是被復仇者,當他們放下了心中的仇恨,以人性中的善戰(zhàn)勝了人性中的惡,那些決絕的瘋狂最終化為生活中的一抹平凡,便給了小說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結尾。
人人都有一個藏著魔鬼的心靈,我們沒有力量去控制它,而只能在誘發(fā)事件中不斷將其喚醒,服從于惡的一面。《逆光而行》樸素而有力地傳達出了一個獨特的人生命題,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給予與虧欠,將是一個不能解決的、也將會是在所有生命個體中永恒存在的問題。它溫柔地提醒人們,不要傷害愛我們的人,如果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互相理解和溝通,那么人生落幕時,握得住的將是溫暖與希望。正如作者借辛霓之口說:“復仇的人,心里都有一個悖論——以為報完仇,就會得到平靜和救贖。實際上,當回到?jīng)]有仇恨的世界里,他會發(fā)現(xiàn)滿身陰戾的自己和那個光明的世界格格不入。這其實很悲哀。”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原諒,但永遠不會遺忘。與其背負沉重的秘密,不如珍惜因為種種選擇而成就的每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