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章

住在記憶里的故鄉

玉米桿中捉迷藏

快過年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們都踏上了歸鄉的路。

我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天還沒有完全亮,歸心似箭的人們騎著一輛輛摩托車如剛出了閘門的魚兒一股腦兒全都沖到了公路上。包裹嚴實的摩托車主后面載著老婆載著大包小包踏上了歸鄉的路,我想他們一路都載著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吧。

我的家鄉在宣和鎮趙灘村的一個小村莊。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出嫁,直到父親搬離村子,再很少有時間回去。在那沒了房子沒了親人就如沒了根的野草,回去心里也是空落落的,我也盡量忍著不回去。

小的時候父母到地里干農活,我就和小伙伴們在院子里,村子里跑著玩。那時候很少有人販子,家長也都很放心的讓我們自己玩。

秋天家家戶戶都要把玉米桿砍倒拉回家燒炕,每當這時候家家戶戶墻根后面都擺滿了一捆捆還沒有晾干的玉米桿。深秋季節,呼呼的北風冷颼颼的吹著,吹得玉米桿上的葉兒颯颯作響,也吹得小孩子們的心里亂癢癢。我和幾個小伙伴們就在墻根后面捉迷藏,有時候就藏到斜立著的玉米桿后面。最開始我不知道他們都藏在哪?但是我善于觀察,有幾次我都發現斜靠在墻上的玉米桿明顯的在晃動。沒有風,沒有貓,沒有狗,玉米桿怎么會動呢?肯定有問題,不是老鼠就是人。我隨手撿起一根干了的柳樹棒子,屏住呼吸躡手躡腳的走過去朝著正在晃動的玉米桿“哐哐哐”就是幾棒子,一邊打嘴里還一邊喊著:“打死你個死老鼠,打死你個死老鼠!”結果藏在里面的他們受不了,個個像一只只小老鼠從玉米桿底部的空隙里鉆了出來。當然有時候他們控制的也很好,根本看不出來玉米桿在動,我又不知道他們都藏在哪?我就虛張聲勢的喊:“我看見了,我看見了,我看見三三的腳了,你趕緊出來!”定力好的三三就是堅持著直到我一捆一捆拉開玉米桿,直到我一把抓住她。剛藏下就讓我給找見,三三有些生氣,就氣呼呼的對我說“我還沒有藏好就讓你找見了,沒意思,不玩了!”說著頭向前一伸,微微弓著背,撅著屁股就走了。定力不好的鳳梅每次聽到我喊看見她的腳了,竟然主動就從某個大的玉米桿空隙里鉆了出來,然后哈哈大笑著跑過來一把抱住我大聲的說著:“哎呀,我專門找了個好窩窩子藏著,咋就又讓你發現了嘛!”其實我壓根就沒有發現,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的亂喊。

有時候因為玩得太投入,有人就把一捆玉米桿給推到。玉米桿是一捆壓著一捆斜立著擺放,只要一捆朝左或者朝右倒了就會砸到旁邊的另一捆上,另一捆受到外力也就斜著倒下,緊接著那一排的玉米桿也就都會次第倒下。驚慌失措的我們趕緊手忙腳亂的去扶,這捆還沒有扶起來,那捆又倒在了上面。有時候就直接倒在了我們身上,把小小的我們埋了進去,弄的每個人頭上身上到處是葉子或者是玉米胡須。因為害怕父母批評,我們再一捆一捆的給扶起來,一個一個的抓去彼此身上、頭上的草草葉葉。家長肯定發現玉米桿被我們這些搗蛋鬼動過了,但是他們卻假裝看不見,幾天后這些玉米桿就變成了院子里高高的垛。

金絲邊眼鏡

直到第二年的五月份,高高的一摞玉米桿都化成了一縷縷的裊裊炊煙,化成了一家家燒的燙屁股的熱炕。天熱了,剩下的幾捆捆玉米桿又變成了我們手中的玩具。大一點的青萍指揮著我們這些小屁孩把曬干了的玉米桿最外面的一層皮用嘴一綹一綹地啃著剝下來,把里面的玉米芯折成幾乎相同長度的幾小段,然后拿剝下來的一綹皮的兩端分別戳到一段玉米芯上,就做成了一只“眼鏡框”。做好相同的兩只眼鏡框后,她再靈巧的用剝下來的皮把兩支框子連接起來,再給按上兩條腿,腿的后端再戳一小截玉米芯就做成了一副名副其實的“金絲邊眼鏡”。米黃色的“眼鏡框”,白色的“巨大螺絲”的“金絲邊眼鏡”戴在我們白里透紅的小臉上,各個馬上有了一股書卷氣,就連天天不洗臉的寶林也仿佛成了花臉小博士。

給每個孩子戴上眼鏡后,青萍再讓我們十來個小孩排成隊,甩上手,踏上夸張的腳步聲,大聲喊著“一二一”走向田野。沿著一條條田埂,淌過一條條小溪,穿過一條條小路,看著綠油油的麥苗,聞著蠶豆花的清香,聽著田間小蟲子的私語,我們走上大路,走到大人們勞作的田間。誰家孩子誰喜歡,家長們看到突然出現的我們戴著“金絲邊眼鏡”個個神氣活現的沖著他們大聲喊著“一二一”,個個高興的跑過來抱著我們欣賞我們的杰作。

蜻蜓、蝴蝶、西紅柿

故鄉的記憶里不光有玉米桿,有“金絲邊眼鏡”,也有漫天飛舞的蜻蜓蝴蝶,還有明亮的月光下偷西紅柿時碰見笑瞇瞇的唐老師。

七八月份,田野里到處飛著蜻蜓蝴蝶。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就拿一個小瓶在田野里捉蜻蜓抓蝴蝶。蜻蜓最好捉。看到一只蜻蜓落到開著白色小花的玉米桿頂端,我們就躡手躡腳的悄悄走到玉米桿旁邊,小心的把玉米桿拉著傾斜,小心的去捉落在上面的蜻蜓。有的蜻蜓特別敏感,沒等我們拉斜玉米桿它就飛走了。有的蜻蜓飛累了正在打盹,我們輕輕的就抓住了它的尾部或者翅膀。有一段時間蜻蜓多到我們只要高高的舉起胳膊伸出一根手指頭,蜻蜓就會落在我們的手指上。

清晨的蝴蝶最好捉。清晨,一滴滴晶瑩的露水如珍珠般落在花朵上、綠葉上,在太陽的照射下明亮璀璨。這時候的蝴蝶因晚上睡覺時翅膀上吸收了露水,故而行動遲緩,只要一伸手準能一抓一個準。

晚上,明亮的月光下,我們幾個孩子偷偷潛伏到唐老師家的西紅柿地里偷柿子。明晃晃的月光照的人心慌慌,各個緊張的摘上三五個柿子裝到兜里就準備跑,剛一抬頭卻發現唐老師就站在我們身邊沖著我們笑,嚇的我們各個扔下西紅柿撒腿就跑。

秋天開學了,我們這些搗蛋鬼都被家長領著交給唐老師,想想真是臊。

珍藏故鄉在記憶

自從父親搬家到銀川后,我很少再回生我養我的故鄉,故鄉的人和事只在夢里出現。

去年堂哥家娶媳婦,我再一次回到了故鄉,看見了三三正在給幫忙洗碗。昔日紅撲撲的小臉上也刻上了歲月的風霜。鳳梅還是一副樂天派的模樣,但是眼角也有了細小的皺紋。寶林的兒子都十二歲了,青萍嫁到了他鄉,也是很少回家。

下午我走到當年捉蜻蜓抓蝴蝶的地方,哪里還有蜻蜓蝴蝶的蹤影,只有一頂頂蔬菜大棚出現在我眼前。

十幾年了,故鄉的小伙伴都長大了,人還是那個人,但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也許情懷也變了吧,一如現在我的惆悵。

只希望把當年的“金絲邊眼鏡”,當年的蜻蜓蝴蝶在記憶中珍藏。

白發蒼蒼的唐老師,你還能記起當年西紅柿地里的那幾個小孩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